- 页数:244页
- 开本:16
-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 ISBN:9787545521641
- 作者:鲁迅
编辑推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障碍精读版)》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最早发表于同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后收入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媒体推荐
好的阅读就如一缕阳光。当我们打开这套书,就会发现和阳光撞了个满怀,你会发现它表达了我们对过往生活的梳理和怀恋。“爱阅读”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字到语言,都焕发着纯粹的理想的光辉,将成为你受益一生的人生财富。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张抗抗 在轻松的阅读中,使读者扩展知识、感受生活、思考人生的价值、领会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正是这套名著所要给予读者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炯
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让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是无可替代的。每一本好书,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航灯塔。这些名篇佳作,以自己优美的文字滋养着孩子的童年时光,陪伴着孩子的成长之路,照亮着孩子的未来。
——作家出版社原副社长编审,柳萌
王国维说人生三大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用来说阅读的三境界也是恰如其分的。阅读的至高境界便是读懂人生。
——现代文学馆研究员,于润琦
若说阅读给我带来了什么,那便是每当伏案写作时,那些涌入脑海的词章顺着手中之笔倾泻而下的时候,我体会到:那些从古至今的大家们对我们这一辈的影响也许早已经深入骨髓了。那么,我也希望这套书能给青少年这样的影响。
——中国散文协会副会长高级编辑,韩小蕙
阅读使人变得阳光,阅读能让生活变得美好,既然阅读有那么多好处,为什么不看“爱阅读”呢?
——现代教育报资深编辑《法治与校园》杂志执行主编,解淑平
“爱阅读”选好书,中外名著,佳作精选。童话、故事、名人传记,适合青少年阅读。“爱阅读”值得天天读。
——教育部国培专家人大附中特级教师,靳忠良
阅读是一把通灵的钥匙,睹之使人顿生光彩,赏之使人开智增慧,咏之使人一生幸福。“爱阅读”无疑就是这样一把引领我们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教育部国培专家全国十佳班主任,郑立平
目录
阅读准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秋夜
影的告别
幸福的家庭
弟兄
伤逝
长明灯
孤独者
看镜有感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论睁了眼看
论雷峰塔的倒掉
太平歌诀
铲共大观
习惯与改革
电的利弊
推背图
言论自由的界限
文章与题目
新药
经验
谚语
沙
上海的儿童
漫 与
世故三昧
火
作文秘诀
捣鬼心传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为了忘却的记念
推
“抄靶子”
查旧帐
晨凉漫记
豪语的折扣
踢
“揩油”
爬和撞
帮闲法发隐
运命
黄花节的杂感
阅读总结
序言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古今中外无数的智者都对人生做出了精辟的总结,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火花,是丰富的精神世界。现在,我们选编的都是世界文学史上一流的作品,选取这些精华,结集成册,献给我们深爱的读者,既帮助家长和老师解决如何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重大课题;又让学生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提高阅读水平、扩展知识、丰富精神世界。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丛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吧。
一、选材广泛,形式和风格多样,集众家之长。选入本丛书的均为列入“语文课程标准”的作品,它们都是受国内外广泛赞誉的经典文学名著,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作为青少年的课外读物,它们题材和主题广泛,形式和风格多样,其中既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传统章回小说《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教人懂史明辨的《史记》《资治通鉴》《二十五史》,以及代表古代诗词曲最高成就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又有代表世界文学成就的名著,诸如经典童话《小王子》《希腊神话》《一千零一夜》《苦儿流浪记》《安徒生童话》,经典小说《堂吉诃德》《童年》《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汤姆叔叔的小屋》《鲁滨孙漂流记》《少年维特之烦恼》《老人与海》等;还有代表中国现当代文学成就的名家名作,诸如《边城》《子夜》《骆驼祥子》《阿Q正传》《茶馆》《女神》《野葡萄》,以及《宝葫芦的秘密》《稻草人》等,让读者在不同的精神领域中获得不同的心灵享受。
二、没有严肃的说教,还原经典的本来面目拒绝说教是我们选材的首要目标。这不是枯燥的几何题,为什么要说教?这不是语文课文要总结中心思想,为什么要加上枯燥无趣的讲解?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写出了人性最真实的诉求,给人生动而鲜活的印象。比如小说作品,有的只是丰满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充满想象力和幻想的文学世界;而古诗词有的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和文采斐然的句子;童话作品则贯穿着真善美的大爱主题和终身难忘的童话形象,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扩展知识面,感受生活之美,思考人生的价值,领会文学的无穷魅力。
三、版式新颖,边读边想,精彩互动本丛书具有自己的特色,除选取权威的版本之外,我们加入了诸多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的栏目。如在进入正文阅读之前,设置了“阅读准备”的板块,提供了包括“作家生平”“创作背景”“作品速览”“文学特色”四个方面的内容,使读者在阅读原文之前就对文章的整体创作大环境和作者的相关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随即便进入文章阅读环节。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在每篇文章开篇我们设置了“名师导读”的环节,读者可以迅速掌握本篇文章的宗旨和重点;在阅读正文过程中,读者可以看看正文旁边的“点评”栏目,这里有关于文章写作手法、修辞特点、遣词用句的点评,对于那些值得称道的画龙点睛之笔,读者可略加留意,多品味一下,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遇到精彩之处,自己想加以点评的话,侧边栏也留出了“读书笔记”的位置,读者可以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进去,这样的精读方式对理解文章更有好处;在每篇文章的结尾处,根据需要酌情设计了“精华赏析”“延伸思考”“相关评价”(或“相关链接”)等板块,让读者在意犹未尽之际,进一步理解文章中的微言大义,在潜移默化中拓展视野,开阔眼界。
在书的结尾处,有的还设置了“阅读总结”“阅读训练”栏目,集合了“名家心得”“读者感悟”“真题演练”等栏目,这些内容是对整本书内容的回溯,读者也可以检验自己的阅读效果。
一本好书,可以滋养人的一生。希望这套书能帮助读者在提高阅读欣赏水平、提高运用语言和写作能力的同时,从阅读中得到乐趣,拥有丰富的心灵、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进而对人生的意义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立人
2016年7月16日
于北京
文摘
作家生平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六岁人私塾读书,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1898年考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改人矿路学堂,并接受西方文化教育。1902年赴日留学,起初学医。后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21年应蔡元培的邀请,在南京临时政府任教育部佥事。1918年开始用笔名“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0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定居上海,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并参加和领导“左联”的工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一生文学创作近四百万字,译文近五百万字。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等。《鲁迅全集》16卷本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人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五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创作背景
鲁迅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极度沧桑、困苦的时期,他的杂文是了解那段历史的最好方式。
正是因为生活在那个时代,所以鲁迅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要使中国人民觉悟起来,“改良这人生”,因此他的小说题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最关注的是下层社会“不幸的人们”,创作了许多重点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小说,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视野。鲁迅在观察与表现他的主人公时,始终关注的是他们的精神“病苦”。
作品速览
本书共收集了鲁迅先生的四十多篇文章,既有散文又有杂文。鲁迅的散文意境优美,情感深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充满诗情画意,把百草园的景致描写得绘声绘色,令人神往。再如《秋夜》,以象征的手法,寄托了自己与黑暗势力抗争,在艰难中顽强求索的精神。
鲁迅的杂文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春末闲谈》《灯下漫笔》,都揭示了封建思想与道德的反动内核;《为了忘却的记念》则表现了革命战士的伟大情怀。
文学特色
鲁迅的散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多用象征和喜平铺直叙两大特点;在语言方面则受欧化影响,多呈理性化逻辑化的表现方式,并有使用虚词的偏好。
鲁迅的杂文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练,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鲁迅的杂文以写实为基础,往往抓住现实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特点,或勾勒人物形象,或采集社会事件加以概括,进行讽刺。
讽刺是杂文的重要特征,它经常与夸张、反语、幽默等结合起来,表达更深刻的道理和更有高度的思想内容。鲁迅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隐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又说,“现在的所谓讽刺作品,大抵倒是写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非写实的讽刺即使能有这样那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诬蔑而已”。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特点之一是夸张。把日常生活中“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又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人或事,“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艺术地写出某一群人的真实来,有意识地夸张被讽刺对象的某一方面,使其特点格外突出,以达到讽刺的目的。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特点之二是用反语。从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和讽刺,这种手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效果。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特点之三是比喻。他的杂文虽有政论的特点,但不是像政论那样全面系统地进行论证,而是经常用比喻的方法,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这比抽象的说理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鲁迅的杂文,讽刺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艺术成就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有力的思想武器。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