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数:214页
- 开本:32
-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50026285
- 作者:菲茨杰拉德
编辑推荐
菲茨杰拉德著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精)》讲述的是盖茨比对名车豪宅、奢靡派对充满了狂热的喜爱,他疯狂的享乐主义和对财富不择手段的追逐,折射了当时社会普遍的躁动情绪和道德倒退。而黛西对他情感的态度同时也揭露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揭示了“美国梦”的破灭。
媒体推荐
篇章安排精巧至极,没人能想出比这更好的构思了。
——美国作家 H.L.门肯
作者简介
作者:(美)菲茨杰拉德 译者:赵运芳
菲茨杰拉德,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20世纪美国作家、编剧。
菲茨杰拉德于1896年9月24日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他读完高中后考入普林斯顿大学。在校时曾自组剧团,并为校内文学刊物写稿。后因身体欠佳,中途辍学。1917年入伍,但他还未被派上战场,一战就结束了。他退伍后坚持业余写作。192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从此出了名。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使其成为20世纪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1940年12月21日,菲茨杰拉德因心脏病发作去世,年仅44岁。
菲茨杰拉德不仅写长篇小说,其短篇小说也频有特色。除上述两部作品外,其主要作品还有《夜色温柔》和《后的大亨》。他的小说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梦”的破灭,展示了大萧条时期美国上层社会“荒原时代”的精神面貌。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童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序言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以穷小子尼克的视角出发,讲述了盖茨比历尽艰辛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最终从一个穷光蛋变成“了不起”的富豪,以及他与初恋时因贫穷而失去的情人黛西之间的情感纠葛。盖茨比对名车豪宅、奢靡派对充满了狂热的喜爱,他疯狂的享乐主义和对财富不择手段的追逐,折射了当时社会普遍的躁动情绪和道德倒退。而黛西对他情感的态度同时也揭露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揭示了“美国梦”的破灭。
盖茨比的死亡,是他一生的终结、梦想的破灭,“他……献身于一种博大、庸俗、华而不实的美”,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美国青年人盲目追求梦想的破灭。当时的美国社会,金钱至上,阶级森严,下层人,即使是暴发户,想挤入上流社会也不能被接受。虽然盖茨比乔装打扮,仿照上层人生活,外表、举止俨然上流人物模样,但他根深蒂固的下层人出身,蒙骗不了上流人“雪亮的眼睛”。而他不顾残酷的现实,一味地沉溺在梦想之中,是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的。
叙事框架下看似是对盖茨比和黛西的个人故事的挽歌式的叙述,实则充满了对美国宏大历史的焦虑。
盖茨比的个人经历是作家菲茨杰拉德对大萧条时期之前的“爵士时代”的一个不安的叙述:它刻录着“爵士时代”及其伴随着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具有深刻的社会普遍代表性和认识价值。这个叙述从盖茨比的豪宅到美国人的梦想,都可被视为是对了不起的“美国往事”的一个忧伤而优美的文学追述,好似一只“驶向未来的船,却也无休止地梦回过去”。他从个人情感和理想人手,将盖茨比塑造为一个当代精英模式的、不切实际的、满脑子对世界充满虚幻梦想的、自认为是绅士派头的、幽灵式的性格,仿若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的人”,从而使整个作品仿若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安魂曲》——一首20世纪“爵士时代——美国梦”的安魂曲。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问世,奠定了作者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世纪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20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并被多次搬上银幕和舞台。
2018年1月
文摘
在我这般地吹嘘了一通我的宽容精神之后,我到头来还得承认这种宽容是有它的限度的。人的品行有的好像建筑在坚硬的岩石上,有的好像建筑在泥沼里,不过当超过一定的限度。我就不在乎它建在什么之上了。在我去年秋天从东部回来的时候,我真想让世界上的人都穿上军装,在道德上都永远取立正的姿势;我再也不想毫无顾忌地尽兴地窥探人们的灵魂。只有盖茨比,以其名作为这本书名的男主人公,不被包括在我的这一改变了的行为之列——盖茨比,此人体现了一切我分明蔑视的事物。不过,如果说人的品格是由一连串美好的行为举止组成的,那么,在盖茨比身上,倒也不乏某种光彩,不乏一种对生活展现出的种种憧憬的高度感应能力,宛如他身上接通了一架能测出万里之外的地震的精密机器。这种感应力与那毫无生气的易感性(它被冠之以“创造的品性”之后变得体面起来)毫无干系——它是一种与希望维系在一起的非凡品质,一种富于浪漫色彩的敏感性,这一天赋我在别人身上从来没有见到过,而且以后也不大可能见得到了。不——到最后证明盖茨比并没有错!倒是那一吞噬了盖茨比的力量,那一接踵在其梦想之后扬起的污垢飞尘,使我暂时放弃了我窥视人生的徒劳悲伤和短暂欢乐的兴趣。
我家一连三代都是这个中西部城市里的有名的富贵人家。我们卡拉威家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家族,据家谱记载我们还是布克里奇公爵的后裔,不过我这一脉的实际创始人则是我的伯祖父,他五十一岁时来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他雇了一个人去替他打仗,自己却做起了五金批发生意,这门生意我父亲一直从事至今。
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这位伯祖父,不过家人以为我长得像他——特别的依据就是一直挂在我父亲办公室里的那幅颜色发了黄的伯祖父的画像。我一九一五年从纽黑文毕业,正好是我父亲从那里毕业二十五周年,稍后一些时候我便参加了那一酷似公元一世纪初条顿民族之大迁徙的世界大战。我是那么醉心于那场反击战,以至回到美国以后我倒觉得无所适从。在我看来。中西部现在不再是世界繁荣的中心,倒像是这个世界上边远的贫瘠之地——因此我决定到东部去学做票券生意。我所认识的人都在做票券生意,所以我想这门生意再多养活一个单身汉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我所有的姑舅叔婶们都商量了这件事,那慎重的态度就像是为我入学挑选学校一样,最后他们表情严肃而又略带迟疑地同意道:“啊,那就这样定了吧。”父亲答应资助我一年,几经耽搁之后,我终于在我二十二岁的那年春天到了东部,我当时以为这次来后我就永久性地住下去了。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