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数:433页
- 开本:32
-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9787519021528
- 作者:李汝珍
编辑推荐
李汝珍著的长篇小说《镜花缘》共100回。前50回写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历各国及唐小山寻父的故事。大意是女皇武则天在严冬乘醉下诏要百花齐放,当时百花仙子不在洞府,众花神不敢违抗诏令,只得按期开放。因此,百花仙子同99位花神被罚,贬到人世间。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仕途不济,产生隐遁之志,抛妻别子跟随妻兄林之洋到海外经商游览。他们路经几十个国家,见识许多奇风异俗、奇人异事、野草仙花、野岛怪兽,并且结识了由花仙转世的十几名德才兼备、美貌妙龄的女子。唐小山千里寻父,直到小蓬莱山。后来,她遵父命改名唐闺臣,上船回国应考。后50回着重表现众女子的才华。武则天开科考试,录取100名才女。她们多次举行庆贺宴会,并表演了书、画、琴、棋,赋诗等才艺,并进行了音韵、医卜、算法,灯谜,酒令以及马吊、射鹄、蹴球、斗草、提壶等各种游戏,尽欢而散。唐闺臣二次去小蓬莱寻父未返。最后则写到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起兵讨代武则天,在仙人的帮助下,他们打败了武氏军队设下的酒色财气四大迷魂阵,从而中宗继位。
作者简介
作者:(清)李汝珍
李汝珍(约1763-1830),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李汝珍自幼聪敏好学、多才多艺,精通音韵、博弈、书画、星卜等,著有音韵学著作《李氏音鉴》、围棋谱《受子谱》等。
李汝珍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镜花缘》,书中写了君子国、女儿国、无肠国等国家,表现出作者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而在其所描写的浪漫虚幻的世相下,却展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对死亡的敬畏、对人类生存境遇的追问。
目录
第一回 女魁星北斗垂景象 老王母西池赐芳筵
第二回 发正言花仙顺时令 定罚约月姊助风狂
第三回 徐英公传檄起义兵 骆主簿修书寄良友
第四回 吟雪诗暖阁赌酒 挥醉笔上苑催花
第五回 俏宫娥戏嘲杹皮树 武太后怒贬牡丹花
第六回 众宰承宣游上苑 百花获谴降红尘
第七回 小才女月下论文科 老书生梦中闻善果
第八回 弃嚣尘结伴游寰海 觅胜迹穷踪越远山
第九回 服肉芝延年益寿 食朱草入圣超凡
第十回 诛大虫佳人施药箭 搏奇鸟壮士奋空拳
第十一回 观雅化闲游君子邦 慕仁风误入良臣府
第十二回 双宰辅畅谈俗弊 两书生敬服良箴
第十三回 美人入海遭罗网 儒士登山失路途
第十四回 谈寿夭道经聂耳 论穷通路出无肠
第十五回 喜相逢师生谈故旧 巧遇合宾主结新亲
第十六回 紫衣女殷勤问字 白发翁傲慢谈文
第十七回 因字声粗谈切韵 闻雁唳细问来宾
第十八回 辟清谈幼女讲羲经 发至论书生尊孟子
第十九回 受女辱潜逃黑齿邦 观民风联步小人国
第二十回 丹桂岩山鸡舞镜 碧梧岭孔雀开屏
第二十一回 逢恶兽唐生被难 施神枪魏女解围
第二十二回 遇白民儒士听奇文 观药兽武夫发妙论
第二十三回 说酸话酒保咬文 讲迂谈腐儒嚼字
第二十四回 唐探花酒楼闻善政 徐公子茶肆叙衷情
第二十五回 越危垣潜出淑士关 登曲岸闲游两面国
第二十六回 遇强梁义女怀徳 遭大厄灵鱼报恩
第二十七回 观奇形路过翼民郡 谈异相道经豕喙乡
第二十八回 老书生仗义舞龙泉 小美女衔恩脱虎穴
第二十九回 服妙药幼子回春 传奇方老翁济世
第三十回 觅蝇头林郎货禽鸟 因恙体枝女作螟蛉
第三十一回 谈字母妙语指迷团 看花灯戏言猜哑谜
第三十二回 访筹算畅游智佳国 观艳妆闲步女儿乡
第三十三回 粉面郎缠足受困 长须女玩股垂情
第三十四回 观丽人女主定吉期 访良友老翁得凶信
第三十五回 现红鸾林贵妃应课 揭黄榜唐义士治河
第三十六回 佳人喜做东床婿 壮士愁为举桉妻
第三十七回 新贵妃反本为男 旧储子还原作女
第三十八回 步玉桥茂林观凤舞 穿金户宝殿听鸾歌
第三十九回 轩辕国诸王祝寿 蓬莱岛二老游山
第四十回 入仙山撒手弃凡尘 走瀚海牵肠归故土
第四十一回 观奇图喜遇佳文 述御旨欣逢盛典
第四十二回 开女试太后颁恩诏 笃亲情佳人盼好音
第四十三回 因游戏仙猿露意 念劬劳孝女伤怀
第四十四回 小孝女岭上访红蕖 老道姑舟中献瑞草
第四十五回 君子国海中逢水怪? 丈夫邦岭下遇山精
第四十六回 施慈悲仙子降妖 发慷慨储君结伴
第四十七回 水月村樵夫寄信 镜花岭孝女寻亲
第四十八回 睹碑记默喻仙机 观图章微明妙旨
第四十九回 泣红亭书叶传佳话 流翠浦搴裳觅旧踪
第五十回 遇难成祥马能伏虎 逢凶化吉妇可降夫
第五十一回 走穷途孝女绝粮 得生路仙姑献稻
第五十二回 谈春秋胸罗锦绣 讲礼制口吐珠玑
第五十三回 论前朝数语分南北 书旧史挥毫贯古今
第五十四回 通智慧白猿窃书 显奇能红女传信
第五十五回 田氏女细谈妙剂 洛家娃默祷灵签
第五十六回 诣芳邻姑嫂巧遇 游瀚海主仆重逢
第五十七回 读血书伤情思旧友 闻凶信仗义访良朋
第五十八回 史将军陇右失机 宰少女途中得胜
第五十九回 洛公子山中避难 史英豪岭下招兵
第六十回 熊大郎途中失要犯 燕小姐堂上宴嘉宾
第六十一回 小才女亭内品茶 老总兵园中留客
第六十二回 绿香园四美巧相逢 红文馆群芳小聚会
第六十三回 论科场众女谈果报 误考试十美具公呈
第六十四回 赌石砚舅甥斗趣 猜灯谜姊妹陶情
第六十五回 盼佳音虔心问卜 预盛典奉命抡才
第六十六回 借飞车国王访储子 放黄榜太后考闺才
第六十七回 小才女卞府谒师 老国舅黄门进表
第六十八回 受荣封三孤膺敕命 奉宠召众美赴华筵
第六十九回 百花大聚宗伯府 众美初临晚芳园
第七十回 述奇形蚕茧当小帽 谈异域酒坛作烟壶
第七十一回 触旧事神往泣红亭 联新知情深凝翠馆
第七十二回 古桐台五美抚瑶琴 白(艹术)亭八女写春扇
第七十三回 看围棋姚姝谈弈谱 观马吊孟女讲牌经
第七十四回 打双陆嘉言述前贤 下象棋谐语谈故事
第七十五回 弄新声水榭吹箫 隐俏体纱窗听课
第七十六回 讲六壬花前阐妙旨 观四课牖下窃真传
第七十七回 斗百草全除旧套 对群花别出新裁
第七十八回 运巧思对酒纵谐谈 飞旧句当筵行妙令
第七十九回 指迷团灵心讲射 擅巧技妙算谈天
第八十回 打灯虎亭中赌画扇 抛气球园内舞花鞋
第八十一回 白(艹术)亭董女谈诗 凝翠馆兰姑设宴
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书句飞双声 辩古文字音讹叠韵
第八十三回 说大书佐酒为欢 唱小曲飞觞作乐
第八十四回 逞豪兴朗吟妙句 发婆心敬诵真经
第八十五回 论韵谱冷言讥沈约 引毛诗佳句美庄姜
第八十六回 念亲情孝女挥泪眼 谈本姓侍儿解人颐
第八十七回 因旧事游戏仿楚词 即美景诙谐编月令
第八十八回 借月旦月姊释前嫌 逞风狂风姨泄旧忿
第八十九回 阐玄机历述新诗 溯旧迹质明往事
第九十回 乘酒意醉诵凄凉句 警芳心惊闻惨淡词
第九十一回 拆妙字换柱抽梁 掣牙签指鹿为马
第九十二回 论果赢佳人施慧性 辩壶卢婢子具灵心
第九十三回 百花仙即景露禅机 众才女尽欢结酒令
第九十四回 文艳王奉命回故里 女学士思亲入仙山
第九十五回 因旧恙筵上谈医 结新交庭中舞剑
第九十六回 秉忠诚部下起雄兵 施邪术关前摆毒阵
第九十七回 仙姑山上指迷团 节度营中解妙旨
第九十八回 逞雄心挑战无火关 启欲念被围巴刀阵
第九十九回 迷本性将军游幻境 发慈心仙子下凡尘
第一百回 建奇勋节度还朝 传大宝中宗复位
序言
中国古典小说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门类众多、各具风貌的特点,其中神怪小说以独特的取材和表现形式,显示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缤纷内涵与奇丽风光。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长篇小说,充满神奇的浪漫和迷离的幻想,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的文学作品。
《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1763—1830年),清代小说家,字松石,江苏海州(今属连云港市)人。少年时师从凌廷堪(约1755—1809)学习古代礼制、乐律、历算、疆域沿革,李汝珍对疆域沿革特别感兴趣。由于李汝珍对八股文不屑,导致他终生不达,最大的官做过河南县丞,但他学问渊博,并精通音韵,青少年时代就有著作《李氏音鉴》问世。他一生生性耿直,不阿权贵,始终没有谋到像样的官职。中年以后,他感到谋官无望,潜心钻研学问。自1795年起到1815年,用二十年时间写成《镜花缘》一书。
《镜花缘》原拟写200回,结果只完成了100回。前50回写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历各国及唐小山寻父的故事。大意是女皇武则天在严冬乘醉下诏要百花齐放,当时百花仙子不在洞府,众花神不敢违抗诏令,只得按期开放。因此,百花仙子同99位花神被罚,贬到人世间。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仕途不济,产生隐遁之志,抛妻别子跟随妻兄林之洋到海外经商游览。他们路经几十个国家,见识许多奇风异俗、奇人异事、野草仙花、野岛怪兽,并且结识了由花仙转世的十几名德才兼备、美貌妙龄的女子。唐小山千里寻父,直到小蓬莱山。后来,她遵父命改名唐闺臣,上船回国应考。后50回着重表现众女子的才华。武则天开科考试,录取100名才女。她们多次举行庆贺宴会,并表演了书、画、琴、棋,赋诗等才艺,并进行了音韵、医卜、算法,灯谜,酒令以及马吊、射鹄、蹴球、斗草、提壶等各种游戏,尽欢而散。唐闺臣二次去小蓬莱寻父未返。最后则写到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起兵讨代武则天,在仙人的帮助下,他们打败了武氏军队设下的酒色财气四大迷魂阵,从而中宗继位。
作者在《镜花缘》中描绘了他理想中以女性为中心的“女儿国”,“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于男子,从皇帝到辅臣都是女子。这里反映出作者对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等社会地位的良好愿望。虽然自明中叶以来,不乏歌颂妇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儿国”却是李汝珍的独创。
小说内容庞杂,涉猎的知识面广泛。作品颂扬女性的才能,充分肯定女子的社会地位,批判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
作者还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笔,嘲讽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冒牌儒生。在“白民国”装腔作势的学究先生,居然将《孟子》上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读作“切吾切,以反人之切”。这样的不学无术之辈,又是视“一钱如命”,尽想占便宜的唯利是图者。“淑士国”到处竖着“贤良方正”、“聪明正直”等金匾,各色人等的衣着都是儒巾素服。他们举止斯文,满口“之乎者也”,然而却斤斤计较,十分吝啬,酒足饭饱后连吃剩下的几个盐豆都揣到怀里,即使一根用过的秃牙签也要放到袖子里。作品以对照的手法揭露这些假斯文的酸腐气,淋漓尽致地讽刺了儒林的丑态。
作者还以漫画的手法,嘲讽和批判那些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们。“两面国”的人天生两面脸,对着人一张脸,背着人又是一张脸。即使对着人的那张脸也是变化无常,对“儒巾绸衫”者,便“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光景”,对破旧衣衫者,冷冷淡淡,话无半句。一旦人们揭开他的面巾,就露出一副狰狞的本相。“无肠国”里富翁刻薄极至,用粪做饭供应奴仆。“穿胸国”的人心又歪又坏。“翼民国”的人头长五尺,却好听奉承。“结胸国”的人胸前高出一块,只缘好吃懒做。“犬封国”的人长着狗头。“豕喙国”的人长着一张猪嘴……作者将讽刺挖苦之表现方法运用得淋漓尽致。
《镜花缘》继承了《山海经》中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的一些材料,经过作者的再创造,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在《镜花缘》文本的表层展示的是虚幻浪漫静谧的万般世相,而其深处却一度奔突、冲撞着由生命的热爱、执着与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张力支撑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识,这种对人类生存根本性问题的追问才是小说最具魅力的部分。
本次出版《镜花缘》所用底本为清嘉庆二十三年原刊本,同时参校其他版本,改正错讹,以臻完善。
文摘
唐敖听罢,正中下怀,因趁势说道:“小弟因内地山水连年游玩殆遍,近来毫无消遣。而且自从都中回来,郁闷多病,正想到大洋看看海岛山水之胜,解解愁烦。舅兄恰有此行,真是天缘凑巧。万望携带携带。小弟带有路费数百金,途中断不有累。至于饭食舟资,悉听分付,无不遵命。”林之洋道:“妹夫同俺骨肉至亲,怎说起船钱饭食来了!”因向妻子道:“大娘,你听妹夫这是甚话!”吕氏道:“俺们海船甚大,岂在姑爷一人,就是饭食,又值几何。但海外非内河可比,俺们常走,不以为意;若胆小的,初上海船,受了风浪,就有许多惊恐。你们读书人,茶水是不离口的,盥漱沐浴也日日不可缺的。上了海船,不独沐浴一切先要从简,就是每日茶水也只能略润喉咙,若想尽量,却是难的。姑爷平素自在惯了,何能受这辛苦?”林之洋道:“到了海面,总以风为主,往返三年两载,更难预定,妹夫还要忖度。若一时高兴,误了功名正事,岂非俺们耽搁你么?”唐敖道:“小弟素日常听令妹说,海水极咸,不能入口,所用甜水俱是预装船内,因此都要撙节。恰好小弟平素最不喜茶,沐浴一切更是可有可无。至洋面风浪甚险,小弟向在长江大湖也常行走,这又何足为奇。若讲往返难以刻期,恐误正事,小弟只有赴考是正事,今已功名绝望,但愿迟迟回来,才逞心愿,怎么倒说你们耽搁呢?”林之洋道:“你既这般立意,俺也不敢相拦。妹夫出门时,可将这话告知俺家妹子?”唐敖道:“此话我已说过,舅兄如不放心,小弟再寄一封家信,将我们起身日子也教令妹知道,岂不更好?”
林之洋见妹夫执意要去,情不可却,只得应允。唐敖一面修书央人寄去,一面开发船钱,把行李发来。取了一封银子以作舟资饭食之费,林之洋执意不收,只好给了婉如为纸笔之用。林之洋道:“妹夫给他这多银子,若买纸笔,写一世还写不清哩。俺想妹夫既到海外,为甚不买些货物碰碰机会?”唐敖道:“小弟才拿了银子,正要去置货,恰被舅兄道着,可谓意见相同。”于是带了水手,走到市上,买了许多花盆并几担生铁回来,林之洋道:“妹夫带这花盆,已是冷货,难以出脱;这生铁,俺见海外到处都有,带这许多,有甚用处?”唐敖道:“花盆虽系冷货,安知海外无惜花之人。倘乏主顾,那海岛中奇花异草,谅也不少,就以此盆栽植数种,沿途玩赏,亦可陶情。至于生铁,如遇买主固好;设难出脱,舟中得此,亦压许多风浪,纵放数年,亦无朽坏。小弟熟思许久,惟此最妙,因而买来。好在所费无多,舅兄不必在意。”林之洋听了,明知此物难以退回,只得点头道:“妹夫这话也是。”不多时,收拾完毕,大家另坐小船,到了海口。众水手把货发完,都上舢板渡上海船,趁着顺风,扬帆而去。
此时正是正月中旬,天气甚好,行了几日,到了大洋。唐敖四围眺望。眼界为之一宽,真是“观于海者难为水”,心中甚喜。走了多日,绕出门户山,不知不觉顺风飘来,也不知走了若干路程。唐敖一心记挂梦神所说名花,每逢崇山峻岭,必要泊船上去望望。林之洋因唐敖是读书君子,素本敬重,又知他秉性好游,但可停泊,必令妹夫上去。就是茶饭一切,吕氏也甚照应。唐敖得他夫妻如此相待,十分畅意。途中虽因游玩不无耽搁,喜得常遇顺风,兼之飘洋之人,以船为家,多走几时也不在意。倒是林之洋惟恐过于耽延,有误妹夫考试。谁知唐敖立誓不谈功名,因此只好由他尽兴游了。游玩之暇,因婉如生的聪慧,教他念念诗赋。恰喜他与诗赋有缘,一读便会,毫不费事。沿途借着课读,倒解许多烦闷。
这日正行之际,迎面又有一座大岭。唐敖道:“请教舅兄,此山较别处甚觉雄壮,不知何名。”林之洋道:“这岭名叫东口山,是东荒第一大岭。闻得上面景致甚好,俺路过几次,从未上去。今日妹夫如高兴,少刻停船,俺也奉陪走走。”唐敖听见“东口”二字,甚觉耳熟,偶然想起道:“此山既名东口,那君子国、大人国,自然都在邻近了?”林之洋道:“这山东连君子,北连大人,果然邻近。妹夫怎么得知?”唐敖道:“小弟闻得海外东口山有君子国,其人衣冠带剑,好让不争;又闻大人国在其北,只能乘云而不能走,不知此话可确?”林之洋道:“当日俺到大人国,曾见他们国人都有云雾把脚托住,走路并不费力;那君子国无论甚人,都是一派文气。这两国过去,就是黑齿国,浑身上下,无处不黑。其余如劳民、聂耳、无肠、犬封、元股、毛民、昆骞、无臀、深目等国,莫不奇形怪状,都在前面。将来到彼,妹夫去看看就晓得了。”
P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