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数:180页
- 开本:16
- 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054076
- 作者:高尔基 (作者), 李义凡 (译者)
编辑推荐
高尔基在美国期间最重大的收获,是写出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母亲》。小说取材于1902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游行。游行的领导人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10月被判处流放。高尔基在游行前就听说过扎洛莫夫,游行以后,他和扎洛莫夫的母亲安娜有了交往。《母亲》就是以扎洛莫夫的事迹为基础写成。
作者简介
作者:(苏联)高尔基 译者:李义凡
目录
第一章 幼年丧父
第二章 巴威尔的变化
第三章 家里来客人了
第四章 谣言四起
第五章 被抓入狱
第六章 “沼泽的戈比”事件
第七章 散发传单
第八章 学习识字
第九章 尼古拉来访
第十章 巴威尔回来了
第十一章 发生争吵
第十二章 依萨之死
第十三章 “五一”游行
第十四章 誓死不屈
第十五章 初见索菲亚
第十六章 下乡送书
第十七章 出逃的尼古拉
第十八章 雷宾被抓
第十九章 准备越狱
第二十章 巴威尔的决定
第二十一章 法庭上的讲话
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被捕
第二十三章 不屈的灵魂
序言
高尔基(1868—1936),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抨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学界的形形色色反动思潮。190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流露出唯心主义的造神论思想,受到列宁的严厉批评,并得到他的热情帮助。1921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遵照列宁忠告到国外养病,1936年去世。
《母亲》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波澜壮阔的群众革命斗争: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转到政治罢工,农民和工人在斗争中结成同盟。
小说第一次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的形象,因而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了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作者精心设计了三组人物:第一组是革命者,包括革命工人和革命知识分子;第二组是工农群众,其中最重要的是母亲和农民雷宾的形象;第三组是敌人,有厂主、沙皇宪兵、法庭庭长、检察官等。在这三组人物中,高尔基突出了巴威尔和母亲这两位主要英雄人物(巴威尔是作为先进工人的代表,母亲则是作为革命群众的代表)。
小说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通过他们两人的成长以及群众的觉悟展示出来的。原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写巴威尔率领的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在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下成长的过程;第二部分,重点写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在群众中的作用和人民群众的觉醒。
1906年2月初,高尔基按照党的决定,到国外去为党筹划经费,更主要的是要利用他的影响,通过他的宣传,赢得国际上的民主力量对俄国革命的支持。高尔基经芬兰、瑞士、德国和法国到达美国。在那里,他住了三个半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典型社会做了实地考察。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不利于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高尔基这次欧美之行,就其政治与经济目的来说,均未圆满完成。高尔基代表布尔什维克党发出的“要给俄国政府贷款”的呼吁,没被资本主义国家所接受,法国向沙皇政府提供了20亿法郎的援助。高尔基在美国募集的款项总数也不过1万美元。美国资产阶级甚至采用逐出旅馆的手段阻挠高尔基在美国的活动。但高尔基仍针锋相对地战斗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之中。他接连写出了九篇猛烈抨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文章。
高尔基在美国期间最重大的收获,是写出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母亲》。小说取材于1902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游行。游行的领导人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10月被判处流放。高尔基在游行前就听说过扎洛莫夫,游行以后,他和扎洛莫夫的母亲安娜有了交往。《母亲》就是以扎洛莫夫的事迹为基础写成。
作者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来刻画英雄人物。如巴威尔的成长主要表现在语言变化中。他参加革命以前语汇贫乏,句子简单,语气粗暴;参加革命后讲话越来越明确中肯,政治用语日益占重要地位。他最后在法庭上的演说更是具有启发群众觉悟、激动人心的巨大力量。又如母亲的觉醒多表现在心理描写方面。通过母亲的感受来展示小说的一切重大事件和人物,是作者揭示母亲内心世界的重要艺术手法之一。这种手法使母亲的形象在小说的结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生动细腻地心理描写不仅揭示了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还使作品中的事件和其他人物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此外,作者在刻画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时,突出地描写了他们之间崭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和她崇高的母爱,巴威尔与莎馨卡的爱情关系,革命者之间的友谊等等。在小说中,尼洛夫娜的母爱就有一个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最初,她的母爱同一般劳动妇女的母爱没有什么区别。经过一系列事件的教育,她的思想达到了新的境界,她坚信儿子真理在握,必然胜利。因此,她在散发儿子的演说稿时才能表现得那样镇定和勇敢。尼洛夫娜的母爱之所以那样崇高和伟大,就是因为她跟儿子以及他的同志们已经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又如,小说对巴威尔与未婚妻的爱情的描写,虽然笔墨不多,却真挚感人,充分表现了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无产阶级的人性美。小说还着重描写了革命者之间深厚的友谊,如巴威尔同安德烈像亲兄弟一样亲密,尼洛夫娜同尼古拉姐弟的关系也是一种崭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说对母爱、爱情和革命友谊的描写深刻揭示了革命者崇高的精神世界,使这些形象显得更加生动和丰满。
文摘
第一章幼年丧父
日复一日,他们就这样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几乎无法喘息。天还没亮,整个市郊的工人区都被吵醒了,可怜的人们无可奈何地睁开眼,无精打采地开始这一天的劳作,只见他们行色匆匆地钻出贫民窟,沿着那条坑坑洼洼的土路朝工厂赶去。傍晚时分,太阳血红的余光照在窗户玻璃上,疲倦而忧伤地闪耀着。工厂从它石头般的肚腹里将这些人扔出来,好像清理矿渣一样。
每逢节假日,他们睡到上午十点左右,然后,那些老成持重、有家有孩子的人们,就换上比较整齐的衣服去做弥撒。
成年累月的劳作,使他们丧失了正常的食欲,为了能吃下饭去,他们便拼命地喝酒,让伏特加强烈的灼热来刺激他们的胃口。
他们碰到一处的时候,总是说工厂,谈机器,骂工头——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及所有的谈论,都是和工作有关的事情。在这枯燥又千篇一律的日子里,愚笨而无力的想法有时也会发出智慧的光芒。
在他们的日常交往中,最多的则是一触即发的怨恨,这种感情和那不能得以恢复的筋骨上的疲劳同样的年深日久。这些人一生下来就从父亲那儿承袭了这种灵魂的疾病,它像黑影似的一直伴随他们从小到大,最后直到走进坟墓。
每当到了休息的日子,年轻人总是直至深夜才肯回家。他们之中,有的撕破了衣服,浑身上下粘满泥巴和灰土,脸上带着伤痕;有的则满心屈辱充满愤恨;有的委屈地挂着眼泪;有的灌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一副可怜相;有的垂头丧气,看上去叫人讨厌。
有时,也有些小伙子被他们的父母生拉硬拽地拖回家去——他们在路旁围墙根下,或者什么酒馆里找到醉成烂泥的儿子,立刻破口大骂,抡起拳头朝着那被伏特加灌软了的儿子狠命地揍。之后,他们把儿子带回去,好歹把他弄到床上去睡觉,因为第二天早晨,当汽笛怒号不止的时刻,还得叫醒他去上工。
有时候,也有些外地人来到这城郊的工人区。
起初,这些陌生人颇受大家注意,更引起了人们一点儿兴趣。过了一些时候,那些新奇的东西便从陌生人身上消失了,于是大家就对他们习以为常了,他们就再也不引人注目了。
然而有时候,陌生人会说一些人们从未听过的工人区的新闻。那些话,在一些人心里惹起了盲目的愤怒,在另一些人心里引起了模糊不清的焦躁,在第三种人心里,有一种对于朦胧事情的淡淡的期望,使他们感到不安。
他们为了要驱散那种不必要的,却足以妨碍他们的焦躁和不安,便索性喝下比平常更多的伏特加。
当看出那些陌生人身上的奇特东西时,工人区的人们就忘不了了。他们对这些“异己”怀着一种本能的警戒。他们生怕这些“异己”在他们生活中投掷某种东西,这种东西足以破坏他们虽然痛苦却还平安的生活。
就这样,人们默默地躲开了那些讲述新奇事情的人。
看来,如果这些人不能和工人区的人群融合的话,那么他们只好再流浪到别的地方去,或孤单地躲在工厂里……
在这众多的工人中,有个钳工叫米哈依尔·符拉索夫。他是技术能手,而且是工人区最有力气的大力士。他从不在老板面前卑躬屈膝,所以得到的工钱很少。每逢休息的日子,他总要打人。大家都不喜欢他,也怕他。
当他的儿子巴威尔14岁时,符拉索夫有些麻烦了。有一回他想抓住儿子的头发把他拽回去,但是他的儿子却拿起一把很重的铁锤,硬邦邦地说:“住手!”
“什么?”父亲一边说,一边逼近瘦高个儿的儿子,就像阴影渐渐移向白桦树一样。
“我受够了!”巴威尔说,“我再也不能忍受了!”他举起了铁锤。
“好吧……”父亲重重地吐了口气,又补充说,“唉,你这个浑蛋!”
这事发生后不久,符拉索夫就和妻子说:“以后甭再朝我要钱了!巴威尔能养活你了……”
“那你就把钱都喝光吗?”妻子大胆地质问。
“用不着你管,浑蛋!我去逛妓院!”
他并没有去逛什么妓院,然而从此以后直到他死,几乎两年光景,他再也没有去管教过儿子,甚至也没跟他说过话。
每到休息日,符拉索夫就到酒馆里去。他一声不响地走着,好像是在那里找人似的,用目光扫着别人的脸。他养的那条狗拖着长毛大尾巴,一天到晚地跟在他身后。符拉索夫喝醉了之后就回家,他坐下来吃晚饭,然后就用自己的饭碗喂狗,但从来也不抚弄它。晚饭后,一旦老婆收拾碗碟不及时,他就会把盘盏摔在地上,再把酒瓶摆在自己面前,背靠着墙,张大嘴巴,闭上眼睛,用那忧心忡忡的声音哼唱。
他是得疝气病死的。在临死的前几天,他全身发黑,双眼紧闭,咬住牙齿,在床上乱滚,时而对老婆说:“给我点耗子药,毒死我算了……”
医生告诉他要用针剂治疗,而且说病人必须接受手术,当日就要把他送进医院。
“滚!我自己会死……浑蛋!”符拉索夫沙哑地骂着。
第二天早上,他的老婆、儿子、狗,以及被工厂开除了的做贼的老酒鬼达尼拉·维索夫希诃夫,和几个工人区的乞丐参加了他的葬礼。他的老婆低声地哭了不大一会儿,巴威尔连一滴眼泪也没有掉。
下葬之后,人们就都走开了。但是,那条狗却还留在那儿,它坐在新坟上,默默地嗅了许久。又过了几天,那条狗也死了,是让人打死的。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