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数:178页
- 开本:16
- 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058678
- 作者:梦珂
编辑推荐
孟子(孟轲)是战国时期邹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十分善于用比喻或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一些原本很抽象的东西变得生动传神。全书运用比喻不下千处,而且每处都给人以“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的感觉,且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附会之意。书中语言精练流畅,同时又浅显易懂。
本书是《孟子》的注译本,有名师点评及精心批注,可以延伸理解阅读。
媒体推荐
一本好书是灯塔,引航孩子在黑暗中前行;一本好书是太阳,温暖孩子成长的道路。好书能帮助孩子发现前方,并引领他们走向前方。
——曹文轩,北大教授
培养孩子从小阅读的习惯,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信念,这对孩子的精神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阅读中孩子不仅获得新的经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丰富、改造了自我,这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苏立康,中国教育学会
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这位老师会将文学的种子埋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孩子在阅读中思路清晰,在此基础上,也提升了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王大绩,语文教育专家
作者简介
作者:(战国)孟轲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邹城人,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再传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其著作有很多篇入选中学教科书。
在政治上,孟子提倡“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孟子尊崇孔子,对杨朱与墨翟持反对态度。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且加入了自己对儒学的理解,将之进一步发展。他推崇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曾经花费12年左右的时间前往多个国家,比如齐、宋、滕、魏、鲁等游历,希望效仿孔子,将自己的政治主张推行开来。
孟子死后,被尊称为“亚圣”。孟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孟子的言行加以整理后,编成《孟子》一书。《孟子》这本书属于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
目录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叟不远千里而来
王立于沼上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愿安承教
晋国天下莫强焉
孟子见梁襄王
齐桓晋文之事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庄暴见孟子
文王之囿
交邻国有道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人皆谓我毁明堂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
所谓故国者
汤放桀
为巨室必使工师求大木
齐人伐燕胜之
齐人伐燕取之
邹与鲁哄
滕小国也间于齐楚
齐人将筑薛
滕竭力以事大国
鲁平公将出
卷三 公孙丑章旬上
夫子当路于齐
夫子加齐之卿相
以力假仁者霸
仁则荣不仁则辱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矢人与函人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伯夷非其君不事
卷四 公孙丑章句下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将朝王
孟子之平陆
燕人畔
孟子致为臣而归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
卷五滕文公章旬上
滕文公问为国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
公孙衍张仪
宋小国也
孟子谓戴不胜
不见诸侯何义
什一去关市之征
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
卷七 离娄章句上
不仁者可与言哉
桀纣之失天下也
求也为季氏宰
卷八 离娄章句下
子产听郑国之政
君主视臣如手足
逢蒙学射于羿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
禹稷当平世
匡章通国皆称不孝
齐人有一妻一妾
卷九 万章章句上
舜往于田
舜之不告而娶
尧以天下与舜
至于禹而德衰
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
卷十 万章章句下
伯夷目不视恶色
齐宣王问卿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
性犹湍水
生之谓性
食色性也
性无善无不善
富岁子弟多赖
无或乎王之不智
鱼我所欲也
钧是人也
羿之教人射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
礼与食孰重
人皆可以为尧舜
宋柽将之楚
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今之事君者
丹之治水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
舜发于畎亩之中
卷十三 尽心章句上
子好游乎
易其田畴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士何事
卷十四 尽心章句下
不仁哉梁惠王也
尽信《书》不如无《书》
民为贵
人皆有所不忍
说大人则藐之
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
序言
作品导读
作者简介
孟子(前385—前304),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孟子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孟母三迁”“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之说。孟子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孟子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司马迁认为《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学生共同编纂而成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是儒家仅次于孔子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孟子》是“四书”之一,有重要的思想与文学价值。
内容提要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为,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宋、元、明、清各代,都把它当作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史记·孟荀列传》:“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谓《孟子》七篇由孟轲自作,赵岐《孟子题辞》曰:“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又曰:“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弟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着书七篇。”此亦主孟子自撰。清阎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亦以孟子自作是,且曰:“《论语》成于门人之手,故记圣人容貌甚悉。七篇成于己手,故但记言语或出处耳。”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订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的主要注本有《孟子注疏》,《四部备要》本14卷;《孟子集注》,《四部备要》本7卷;《孟子正义》,《四部备要》本30卷。另有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本)。
艺术成就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精练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气势磅礴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中大量使用排比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文摘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您能够讲一讲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没有人说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所以后世没有他们的事迹流传,我也没有听说过。如果大王非让我讲不可,那就讲讲王道吧?”
问:“道德到了什么程度,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孟子说:“爱护老百姓就能称王于天下,没人能挡得住。”
齐宣王问:“像我这样的,可以通过爱护百姓而称王于天下吗?”
孟子说:“当然可以。”
齐宣王问:“怎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听胡龅说:大王坐在朝堂上,有人牵牛从堂下经过,大王见到了,问:‘牵牛到哪里去呀?’那人说:‘将用来祭钟。’夫王说:‘放掉它!我不忍心看着它发抖,好像没罪的人马上赴刑场一样。’那人说:‘是不是不祭钟了呢?’您说:‘怎么能不祭呢?用羊代替它。’不知有没有这回事?”
齐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这种心就可称王于天下。老百姓都认为大王您很吝啬,我却知道大王您是不忍心呀。”
齐宣王说:“您说得对,确实有这样的老百姓。齐国虽然不大,我也不至于吝啬一头牛。我就是不忍心看着它恐惧、发抖,像是无罪的人上刑场,所以用羊代替它。”
孟子说:“大王不要奇怪老百姓认为您吝啬,用小的换大的,他们怎能知道您的真实想法呢?大王若是可怜它没罪而赴死,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我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我不是贪图财物才用羊换下牛的。您这么一说,怪不得老百姓会说我吝啬。”
孟子说:“没关系,这是仁爱之道。您只看到牛而未见到羊。君子对于禽兽,看到它活的时候,就不忍心看到它死去;听到它的叫声,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把厨房建在远离自己的地方。”
齐宣王很高兴地说:“《诗经》上说:‘他人的心思,我能揣摩到。’这说的就是您老先生呀。我做完之后,又回过头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自己都搞不清楚。先生您的话,让我很有同感。这种心理就合于王道,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有人跟大王说:‘我的力量能举起三千斤,但我不能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睛能看清秋天野兽皮毛的尖儿,但不能看到一大车柴火。’那么大王同意他的说法吗?’”
齐宣王说:“不同意。”
孟子说:“现在您的恩惠能到达禽兽,却不能到老百姓那里,却是为什么呢?一根羽毛举不起来,是不用劲呀;一车柴火看不见,是不用视力呀;老百姓没受到爱护,是不用恩惠呀。所以大王您没能行仁政来统一天下,是没去做,并不是不能。”
齐宣王问:“不去做与不能做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吗?”
孟子说:“胳肢窝里夹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人说:‘我不能。’这是确实不能。替年纪大的人折取树技,告诉人说:‘我不能。’这就是不去做,而不是做不到。所以大王您不行仁政,是像替老年人折取树枝一类,而不是夹着泰山跳过渤海一类。尊敬自己的老人,就把这种尊敬推广到别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也把这种爱护推广到别人的孩子;(一切从这个原则出发,)天下就像手掌中翻转小东西一样容易治理。《诗经》上说:‘为我的妻子做出表率,兄弟们也跟着学,进而能治理封邑和国家。’这说的是把自己的仁爱推广普及到他人的方法罢了。所以说推广恩惠能保有四海,不推广恩惠不能保护自己的老婆孩子。古代圣王之所以远远超过别人,没有别的原因,也只是善于推广他的善心罢了。现在大王您的恩惠可以到达家禽走兽,而老百姓却享受不到,究竟是为什么呢?称一称,才能知道东西的轻重;量一量,才能知道东西的长短。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而心尤其如此。大王,请您好好想想吧!”
“大王您是想兴兵打仗,让士臣处于危险境地,与诸侯结怨,然后心中才能快活吗?”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能以此为乐呢?我将要追求我的高远的目标。”
孟子说:“大王的高远的目标,能听您说一说吗?”
齐宣王笑了,却没有回答。
孟子说:“是好吃的东西不能满足您口腹的需要吗?是又轻又暖的衣服不能满足您身体的需要吗?还是各种色彩不能满足您眼睛的需要?音乐不能满足您耳朵的需要?眼前使唤的人不够吗?大王的臣下,完全能满足您上述的需要,您真的是为了它们吗?”
齐宣王说:“不,我不追求这个。”
孟子说:“既然大王不图感官的享受,那么大王的高远目标就很清楚了。想拓展国土,让秦、楚等大国向您称臣,君临中原而安定边境的蛮夷。用您的办法,想达到您的目的,就好像爬到树上捉鱼一样。”
齐宣王说:“有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可能比我说的还要严重。爬到树上去捉鱼,纵使捉不到鱼,可也不会有什么后患。用您的办法,去追求您的目标,下很大的功夫去做,以后肯定有祸害。”
齐宣王问:“能听您说说原因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与楚国打仗,大王以为哪国会取胜?”
齐宣王说:“楚国人胜。”
孟子说:“小国本来就不是大国的对手,少也不可敌多,弱国也不能对抗强敌。天下像齐国这样方圆千里的共九个国家,齐国总起来才占九分之一。靠一个国家去降服另外八个,与邹国对抗楚国又有什么区别呢?您为什么不从根本处着手呢?现在大王若能施行仁政,让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在您的朝廷有立足之地,种田的人都想在您的土地上耕种,商人都想在您的城市做生意,旅行的人都想走在齐国的大道上,天下痛恨他的国君的人都想跑来向您诉苦,要是像这样,谁又能抵挡得住呢?”
齐宣王说:“我老糊涂了,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了。希望先生帮助我,明明白白地教导我。即使我很笨,我也会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财产收入却有固定的道德追求,只有士阶层能做到。至于老百姓,要是没有固定财产,也就不会有固定的道德追求了。一旦没有固定的道德追求,就会胡作非为,什么都干。等到犯了罪去惩罚他,这就等于张网捕捉老百姓。哪能有仁德的君王在位,而可陷害百姓的呢?所以贤能的君主统治,规定百姓的产业,一定让他们向上可赡养父母,向下可养活老婆孩子。收成好时能一年到头吃饱饭,收成不好的年头不至于饿死。这之后再引导他们追求善,老百姓也就容易听从了。现在管理国家,弄得老百姓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老婆孩子,收成好了受苦,收成不好难免饿死。活命都还来不及,哪有闲功夫讲求礼义呢?大王如要试一试,何不从根本处入手呢。五亩的宅基地,房前屋后种上桑树,老百姓到了五十岁就能穿上丝绸了。鸡、狗、猪等家畜家禽,不要耽误了繁殖的时间,到了七十岁,老百姓就能吃上肉了。百亩的农田,不要耽误农时,一家八口的农家就不会饿肚子。注意学校教育,强调对父母的孝顺,尊重兄长,头发花白的人就不用亲自背着顶着东西走在路上。老年人穿上丝绸,吃上肉,老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还不能使天下归顺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P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