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数:351页
- 开本:16开 精装
- 出版社:中国书籍
- ISBN:9787506839358
- 作者:郑振铎
导语
郑振铎主要专著《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和《中国版画史图录》等。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和《桂公塘》,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民族文话》和《蛰居散记》。有译著《沙宁》、《血痕》、《灰色马》、《飞鸟集》、《新月集》和《印度寓言》。《郑振铎精品选(精)》主要精选汇编了他的散文、随笔、评论、书信等作品。
内容提要
郑振铎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他的散文题材广泛,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采撷成篇,风格各异;心灵中的一缕思绪,凝于笔端,波澜顿生。而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又无不与大时代紧紧相连。因此,他的散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个性特征。
《郑振铎精品选(精)》收入了《蝴蝶的文学》《黄昏的观前街》《书之幸运》《云与月》等作品,供广大读者选读。
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文学史家、艺术史家、文物考古学家和翻译家。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1920年11月,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大革命失败后,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曾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1932年,《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1949年以后,历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
11958年10月17日,因飞机失事遇难,年仅50岁。
一生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文学大纲》、《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创作有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等。
目录
散文
我的邻居们
哭佩弦
唯一的听众
别了,我爱的中国
蝴蝶的文学
蝉与纺织娘
苦鸦子
宴之趣
离别
海燕
同舟者
黄昏的观前街
访笺杂记
北平
秋夜吟
避暑会
山中的历日
塔山公园
不速之客
大佛寺
从清华园到宣化
张家口
大同
云冈
从丰镇到平地泉
归绥的四“召”
百灵庙
永在的温情
最后一课
烧书记
售书记
从“轧”米到“踏”米
悼夏丐尊先生
悼许地山先生
苏州赞歌
石湖
昭君墓
包头
春风满洛城
郑州,殷的故城
小说
猫
风波
书之幸运
淡漠
失去的兔
压岁钱
五老爹
王榆
三年
五叔春荆
赵太太
汩罗江
诗歌
我们的中国
我是少年
云与月
小诗六首
小孩子
为中国
回击
生命之火燃了!
前言
我国现代文学是指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思想、情感、心理的文学。是在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兴文学。其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以及结构组成等方面,都有新的创造。
我国现代文学的主流是人民的文学,集中表现为大大加强了文学与人民群众的结合,文学与进步社会思潮及民族解放、革命运动的自觉联系,构成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基本历史特点与传统。此时的文学,以表现普通人民生活、改造民族性格和社会人生为根本任务。
在创作实践上,我国现代文学中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彻底反封建的新主题和新人物,普通农民与下层人民,以及具有民主倾向的新式知识分子,成为了文学主人公,充分展示了批判封建旧道德、旧传统、旧制度以及表现下层人民不幸、改造国民性与争取个性解放等全新主题。也是通过这些内涵和元素,现代文学对推动历史进步起到了独特作用。
我们已经跨入21世纪,今天的历史状况和时代主题与现代文学的成长背景存在巨大差异,但文学表现人物、反映社会、推动进步的主旨并没有改变,在此背景下,我们非常有必要重温现代文学的经验,吸取其有益的因素,开创我们新世纪的文学春天。我们编选《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丛书,精选鲁迅、郁达夫、闻一多、徐志摩、朱自清、萧红、夏丐尊、邹韬奋、鲁彦、梁遇春、戴望舒、郑振铎、庐隐、许地山、石评梅、李叔同、朱湘、林徽因、苏曼殊、章衣萍等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正是为了向今天的读者展示现代文学的成就,让当代文学在与现代文学的对话中开拓创新,生机盎然。因为这些著名作家都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4年1月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我的邻居们
我刚刚从汶林路的一个朋友家里,迁居到现在住的地方时,觉得很高兴;因为有了两个房间,一做卧室,一做书室,显得宽敞得多了;二则,我的一部分的书籍,已经先行运到这里,可读可看的东西,顿时多了几十倍,有如贫儿暴富;不像在汶林路那里,全部的书,只有两只藤做的书架,而且还放不满。这个地方是上海最清静的住宅区。四周围都是蔬圃,时时可见农人们翻土、下肥、播种;种的是麦子、珍珠米、麻、棉、菠菜、卷心菜以及花生等等。有许多树林,垂柳尤多,春天的时候,柳絮在满天飞舞,在地上打滚,越滚越大。一下雨,处处都是蛙鸣。早上一起身,窗外的鸟声仿佛在喧闹。推开了窗,满眼的绿色。一大片的窗是朝南的,一大片的窗是朝东的,太阳光很早的便可以晒到,冬天不生火也不大嫌冷。我的书桌,放在南窗下面,总有整整的半天,是晒在太阳光下的。有时,看书看得久了,眼睛有点发花发黑。读倦了的时候,出去走走,总在田地上走,异常的冷僻,不怕遇见什么熟人。我很满足,很高兴的住着。
正门正对着一家巨厦的后门。那时,那所巨厦还空无人居,不知是谁的。四面的墙,特别的高,墙上装着铁丝网,且还通了电。究竟是谁住在那里呢?我常常在纳罕着,但也懒得去问人。
有一天早上,房东同我说:“到前面房子里去看看好么?”
我和他们,还有几个孩子,一同进了那家的后门。管门人和我的房东有点认识,所以听任我们进去。一所英国的乡村别墅式的房子,外墙都用粗石砌成,但现在已被改造得不成样子。花园很大,也是英国式的,但也已部分的被改成日本式的。花草不少,还有一个小池塘,无水,颇显得小巧玲珑,但在小假山上却安置了好些廉价的瓷鹅之类的东西,一望即知其为“暴发户”之作风。
盆栽的紫藤,生气旺盛,最为我所喜,但可知也是日本式的东西。
正宅里布置得很富丽堂皇,但总觉得“新”,有一股无形的“触目”与触鼻的油漆气味。
“这到底是谁的住宅呢?”我忍不住的问道,孩子们正在草地上玩,不肯走。
房东道:“我以为你已经知道了。这是周佛海的新居,去年向英国人买下的,装修的费用,倒比买房的钱花得还多。”
过了几个月,周佛海搬进宅了,整夜的灯火辉煌,笙歌达旦,我被吵闹得不能安睡。我向来喜欢早睡,但每到晚上九、十点钟,必定有胡琴声和学习京戏的怪腔送到我房里来。恨得我牙痒痒的,但实在无奈此恶邻何!
更可恨的是,他们搬进了,便要调查四邻的人口和职业;我们也被调查了一顿。
我的书房的南窗,正对着他们的厨房,整天整夜的在做菜烧汤,烟囱里的煤烟,常常飞扑到我书桌上来。拂了又拂,终是烟灰不绝,弄得我不敢开窗。我现在不能不懊悔择邻的不谨慎了。
“一二·八”太平洋战争起来后,我的环境更坏了。四周围的英美人住宅都空了起来,他们全都进了集中营。隔了几时,许多日本人又搬了进来。他们男人大都是穿军装的,还有保甲的组织,防空的练习,吵闹得附近人家,个个不安。在防空的时候,他们干涉邻居异常的凶狠,时时有被打的。有时,我晚上回家,曾被他们用电筒光狠狠的照射着过。
有一天,厨房的灯光忘了关,也被他们狠狠的敲门打窗的骂了一顿过。
一个早晨,太阳光很好,出去走走,恰遇他们在练习空防。路被阻塞不通,只好再回过来。
说到道路,那又是一个厄运。本来有一条道路,可以直达大道,到电车站很近便。自从周佛海搬来后,便常常被阻塞。日本人搬来后,索性的用铁丝网堵死了。我上电车站,总要绕了一个大圈,多花上十分钟的走路工夫。
胜利以后,铁丝网不知被谁拆去了。我以为从此可以走大道了,不料又有什么军队驻扎在小路上看守着,不许人走过。交涉了几回也没用,只好仍旧吃亏,改绕大圈子走。
和敌伪的人物无心的做了邻居,想不到也会有那么多的痛苦和麻烦。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