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瓣月光(精)/当代著名作家美文典藏

导语    穿越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抵达现代人安详明澈的心灵。让我们获得更深刻的生命体验,汲取爱与被爱的勇气和力量。     燃诗词之焾,放一束人间烟火。最暖心的诗词解读范本,书中附赠精选作品阅读试题详析详解手册,提高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成绩的金钥匙。     

39.80原价¥49.80元
库存 10000
  • 页数:232页
  • 开本:16开 精装
  • 出版社:文化发展
  • ISBN:9787514224696
  • 作者:惠敏

导语

    穿越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抵达现代人安详明澈的心灵。让我们获得更深刻的生命体验,汲取爱与被爱的勇气和力量。 
    燃诗词之焾,放一束人间烟火。最暖心的诗词解读范本,书中附赠精选作品阅读试题详析详解手册,提高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成绩的金钥匙。 
    惠敏著的《送你一瓣月光》让深爱它的人,在时光的喧嚣中,探出身去,撷来一份随性,坚定一些信念;让诗词格律出来的青春、爱恋、沮丧、卑微在现实的氤氲下,开出更美的花。

内容提要

    惠敏著的《送你一瓣月光(精)》从先秦《诗经》开始一直梳理到清朝,从历代的古诗词当中选取关于爱情的经典诗词,笔行解读、赏析。采用以时代背景、伦理、人物、故事、哲思为主,以现代人生活随想、温情励志为辅的散文式写作手法,本书将80后、90后作为受众群体,在学习品味诗词、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婚恋观。本书文字清新唯美、趣味朴实,哲思深远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惠敏,实力派作家,喜欢国学,喜欢哲学,敬职于的学者型女性。意境隽永、视角独特、暖心治愈的文字受到知名学者的举荐和读者的青睐。 
    《送你一瓣月光》让深爱它的人,在时光的喧嚣中,探出身去,撷来一份随性,坚定一些信念;让诗词格律出来的青春、爱恋、沮丧、卑微在现实的氤氲下,开出更美的花。

目录

第一辑 看宇宙,听自己
  水之湄
  看宇宙,听自己
  情为何物
  风雨同舟才是大戏
  我在等你
第二辑 送你一瓣月光
  白面汤
  送你一瓣月光
  礼尚往来
  路边的野花我不采
  掘一座坟,让光照进来
第三辑 无言的结局
  我是冤枉的
  相濡以沫未必是好词
  恨不相逢未嫁时
  无言的结局
  杏花出墙不出轨
第四辑 相思是药
  旧时恩
  带着光走
  都是有缘人
  相思是药
  良人
第五辑 如果疼痛
  荷的心事
  多一些故事情节
  清明是一场深刻的雨
  幸福悟道
  如果疼痛
  隔世的砒霜

前言

    诗心诗情诗意诗说——浸润在诗词里的女子
    惠敏是一个浸润在诗词里的女子。
    《送你一瓣月光》里藏着一颗诗心。
    惠敏灵性。但凡这样的女子,诗心也许就与生俱来。果真如是。她曾讲起自己的母亲。那个年代的柔弱女性,生命里有着太多的不可承受之重,然而却有一小片心灵的天空留给了阅读。在母爱庇护下长大的女孩子,心地早早被文字的诗性打湿,可贵地传承了这生命中的光亮。
    诗心是一份执念。这执念源自对生命的倾情,以及对命运的不屈从。在惠敏的品读文字里,你会处处见到她的坚定、坚韧、坚强。这是对生活的信念、对生命的礼赞。诗词蕴含大世界。她对诗词的理解,与其说是对诗词人物、情怀的解析,毋宁说是对自我生命的讴歌。这诗词已然长成了她的一部分。她并不刻意去划分与区分入诗、出诗的界定,她既在诗里,又在诗外,她用诗词,在灵魂里建起一座城池。
    《送你一瓣月光》里藏着一片诗情。
    在这部小集里,惠敏赋予了辽阔的情愫。诗词的世界有大情。亲情、爱情、友情,天地之情,诉诸纸面,流于字间。是的,没有情怎能有诗?诗词是情与爱的精灵。诗即情,情即诗,情思之外无去处。
    那情思筑成的宇宙够大,有帝王的感伤,有农夫的欢喜;有万物生长,有雨露阳光。诗情满载人间情话,穿越时空,盘桓人间。她采撷的诗情,无不是在倾诉家国谋略,人间疾苦。在惠敏恣意的想象中,诗词里的情与人间的爱融为一体。尽管,她只是一个拥有诗情画意的平凡女子,没有生命的大起大落,有的也只是司空见惯的红尘烟火。然而,在她生命的细微处和尘埃里,开遍了诗情的小花儿。她把对生活的感悟写进对诗词的想象中,又在诗词中找寻现世情怀。家国之爱,亲情之暖,友情之真,爱情之纯,似乎她想要的不多,但想写的却多得写不过来。如此,一个平凡的生命也变得不平凡起来。
    《送你一瓣月光》里藏着一份诗意。
    古往今来的诗词中人,无不是把生活看作了诗。这诗,或悲,或喜。这生活,也随之或悲剧或喜剧。文字里的诗词又是有着鲜明的印记的,用一个词概括,那恐怕就是诗意。这既是艺术的表达,也是诗人来自灵魂的咏唱。这诗意,从形式到内容,关乎诗情、诗思,也关乎情境与心境。
    惠敏解读诗词,一如我所预想,在诗意上下了诸多功夫。她心思绵密,笔下有情,总在试图还原一个诗境,力求写出那一抹厚重的诗意。其实,作为读者如我,自然也不会去苛责她对诗词艺术手法的疏离。
    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品诗人,是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的。而发现诗意,领悟诗意,未必会恰如其分地解读诗意。诗意的美藏在她所铺陈的文字之内,需要让读者自己经历二次解读的体验。于此,我想得多了些,那就是品诗人要与读者互动起来,正如你在看风景,而看风景的人在看你。文字的隽永在于经得住品咂。好在,原作的诗意和解读的诗意,在惠敏笔下并行不悖。甚至,我察觉到的跳脱之处,细细回味,得到的第一感觉也并非是违和,而是新鲜的岁月沾染的痕迹。 
    《送你一瓣月光》里藏着一种诗说。 
    我最后说到惠敏的“诗说”,真的是因为她的诗说,在前面那种种的剖析之后,竟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或可说,她的诗说一脉相承了之前的心、情、意,而显得水到渠成,呈现出平民化审美的特征,不再是格外突兀的一块,而是具有鲜明的人间烟火的印记。 
    惠敏的诗说,刻满了生活的感怀和生命的感悟。她用文学的、本真的触角,触碰这个世界最华美的篇章。在这里,用爱感受爱,用美追寻美,用生命致敬生命。对现实的释怀来自对诗词的执念,对烦恼的开悟来自对诗词的痴迷。我想,她在诗词里找到了第二种人生,甚至于,发现了另一个世界。她把诗词本质的浪漫,化成了现实的梦想。这样的文字,也许没有那么完美,但总会给心灵一些暖意。 
    是为序。 
    肖惊鸿 
    2018年10月2日于北京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三
    李林甫玩弄了朝廷,击溃了一帮报效之心。一场阴谋在轻而易举中迫害着杜甫。大考成绩结果大出意外,考生全体覆没,一个没上榜。
    真相往前推:李林甫迅速把众考生的卷子裹封,根本就没看一眼。喊来秘书:今年的考生质量太差,申论写得狗屁不通,宁缺毋滥啊!你起草个通知书,待我禀报皇上,盖个章,就发榜。
    皇家后园,百花弄姿,一对身影浅浪畅情,玄宗与杨玉环已经夫妻两年,可依然如胶似漆,每日不减蜜月痴缠。李林甫似乎学过心理学,干坏事都能找出套路,这不又让他逮着了。
    “禀报皇上,臣有事请奏。”
    “说吧。”玄宗正把玉环的小手拉到自己胸前把玩儿。
    “皇上,今年的大考,真是奇了怪了,没有一个人过分数线啊!我们考委会专门开了研讨会,一致认为,人才早已都集中在朝堂之上了,民间没有遗落贤能啊!皇上英明,纳才有术,我大唐万福啊!”李林甫是戏精,暗自得意自己的表演。
    “是这样啊!宁缺毋滥,爱卿辛苦了。”玄宗继续把玩玉环的小手。
    待李林甫抬头正眼相望时,人家夫妻俩只剩下快要重叠的背影了。
    李林甫弄这一出不外乎是想专权独揽,任人唯亲,这一波考生没有自己人,万一日后成了政敌岂不是自找,现在多好呀!朝堂之上,老子说了算。
    杜甫从此仕途再也没了指望。虽然后来当过很短时间的检校工部员外郎,在建筑工地上跑跑活,也是享受个待遇,根本没有实职,与实现一腔抱负不搭边。后人有一种说法,杜甫曾经官至左拾遗,就是给国家提提意见,推荐人才,反映个民情国情什么的,只是个谏官,品级倒数一二,是朝廷爱听不听的那种,杜甫连自己都不能推荐入朝得到赏识,怎么说都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见不得官场污秽,杜甫干脆辞职回家,没有薪水养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断了接济,生活日益贫困,杜甫一家经常受着饥饿的煎熬,有时只能靠摘些野果对付一下,这又碰上“安史之乱”,更是雪上加霜,两人最小的儿子竟然活生生地饿死了。杜甫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他家里发生的真实故事,也是乱世中众多老百姓的写照。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的茅屋下,“妻子衣百结”,满身补丁摞补丁,人家的儿女有花戴,我家的娃儿“补缀才过膝”,裙子又短又破,连膝盖都遮不住。
    读杜甫的这些诗,浑身都透着冷。
    日子就这么过着,似一条河,干枯得就要断了流,每逢细雨过后,打湿的河床上依然可以开出如苔的米花。
    智慧的诗人有一点好,生活再怎么黑暗苦楚,也能造出一点光亮来。杜甫也是会造光的人,一次,在外面挣了点薄银,迫切想让夫人“绽放一下”,就大部分买了化妆品和小饰品,顷刻间点亮了那个家。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杜甫《北征》
    妻子稍加打扮,瘦弱的脸上又泛出光彩,这是我心中的最美,女儿傻傻的,也学着母亲的样子梳起了头发,她们哪里会打扮自己呀,根本不知道水粉和胭脂怎么用,乱七八糟地抹了一脸,眉毛都涂成了白色,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日日相逼的窘迫顷刻被抛在了脑后。
    简单的幸福,再无挂碍。“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朝袁枚的《随园诗话》,我五年前从朋友那里索了来,安静地放在书柜里,有一个老了的折痕下面,就是这首《苔》。
    杜甫也有“苔”的小幸福: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杜甫《江村》
    我老婆也是才女啊!琴棋书画样样不差,坐在草屋前还不忘了用纸画一张棋盘,准备和我大战一局解解暑热,小儿子动手能力很强,这点像他妈,正在敲打着缝衣针准备做成一只鱼钩。前边水中的白鸥嬉戏相亲,相伴相随好不自在,要是老朋友再给我送些钱粮来,我还有什么奢求呢?此生足矣!
    《乱世佳人》最后,女主角费雯丽在阳光下说出了百折不挠的名句,“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杜甫夫妻期待的明天,也是新的,那是村边庭前的流水清照、一世安稳。此生的缘分唯与乱世共勉了。
    这两个有情趣的人让我顿生羡慕。让杜甫一生珍爱的女人,她将一生的路过拢于发髻间,乌乌如盾抵抗外来侵扰,她和他用相濡以沫的安宁,装扮着世间最微弱的光,秉烛前行,在每一个角落都投出大大的身影。
    我轻轻地写这些文字,生怕搅扰了他们片刻的欢愉……
    P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