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图解刮痧防治病

内容简介  人体经络穴位疗法是自然、绿色、健康、贴心、享受、贵族的“中国式养生”疗法。  《图解刮痧防治病/健康中国2030家庭养生保健丛书》详细介绍了作者首先对刮痧的含义、作用、适应症、操作、常用穴位等刮痧基本知识作了扼要介绍,然后对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刮痧治疗进行了详细地专业讲解。前言序言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

46.00原价¥48.00元
库存 1000
  • 页数:242页
  • 开本:16开
  •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 ISBN:9787510148132
  • 作者:钱丽旗

内容简介

  人体经络穴位疗法是自然、绿色、健康、贴心、享受、贵族的“中国式养生”疗法。
  《图解刮痧防治病/健康中国2030家庭养生保健丛书》详细介绍了作者首先对刮痧的含义、作用、适应症、操作、常用穴位等刮痧基本知识作了扼要介绍,然后对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刮痧治疗进行了详细地专业讲解。

前言序言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具有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作为中国的传统治疗手法,刮痧在民间的流传很广,据传在远古时期,人类发现当石头在烘烤热刺激身体时,可以治疗肿毒风湿等疾病,这种方法在后来形成了砭石治病法,这就是刮痧治病的起源。发展到今天,刮痧疗法已成为一种能运用于多种疾病的自然疗法,并且有着悠久的中医历史记载。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就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络脉的气血不通。运用刮痧疗法,将刮痧器皿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象米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孔张开,痧毒(也就是病毒)随即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刮痧这一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自然疗法,所涵盖的相关内容也具有丰富而综合的特点。如刮痧所用工具,其材质与治疗疾病类型也具有相关性,刮痧板的运用方法分类,刮痧过程中的操作要领,注意事项,不同的刮痧手法所治疗疾病的类型等,都需要我们在学习刮痧疗法的过程中进行一并系统地了解和掌握。

目录

□□章 刮痧基本知识
□□节 刮痧的原理和作用
第二节 刮痧的工具
第三节 刮痧介质
第四节 刮痧的适应证和禁忌
第五节 刮痧测体质
第六节 根据体质来刮痧
第七节 刮痧操作要领
第八节 刮痧治疗的运板方法
第九节 刮痧后的反应

第二章 刮痧手法速成
腧穴定位法
刮痧方法分类
人体各部位的刮拭方向和顺序
刮痧常用体位

第三章 内科疾病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高血压
低血压
心绞痛
心悸
失眠
头痛
眩晕
面神经麻痹
中风后遗症
中暑
感冒
咳嗽
哮喘
呃逆
胆囊炎、胆结石
腹泻
腹胀
胃脘痛
便秘
泌尿系感染
肺炎
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慢性胃炎
胆囊炎
胃下垂
肾小球肾炎
癫痫
甲亢
糖尿病
神经衰弱
面神经瘫痪

第四章 外科疾病
落枕
颈椎病
肩周炎
腰痛
膝关节痛
足跟痛
腓肠肌痉挛
荨麻疹
痔疮
网球肘
急性腰肌扭伤
类风湿性关节炎
胆道蛔虫病
腰椎间盘突出

第五章 泌尿生殖科疾病
月经不调
痛经
闭经
盆腔炎(带下病)
乳腺增生
更年期综合征
子宫脱垂
产后缺乳
乳腺炎
阳痿
遗精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症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
牙痛
鼻窦炎
咽喉肿痛
目赤肿痛
视力减退
沙眼
急性结膜炎
白内障
远视眼
近视眼
青光眼
泪囊炎
复发性口腔溃疡
慢性咽炎
急性扁桃体炎
喉炎

第七章 儿科疾病
小儿厌食
小儿佝偻病
小儿腹泻
小儿破伤风
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流涎
小儿疳积
小儿夜啼
小儿百日咳
小儿支气管肺炎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小儿遗尿症

第八章 皮肤科疾病
湿疹
神经性皮炎
荨麻疹
带状疱疹
银屑病
斑秃
痤疮
黄褐斑

内页插图

作者简介

  钱丽旗,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入选解放军总医院首批“百位名医”培育学者。现任首都医学基金评审专家、全军医疗成果评审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委员会、中医内科专委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环球中医药》、《感染、炎症、修复》等杂志评审专家及编委。专业特长为妇科病、乳腺病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诊治。擅长治疗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病、痤疮、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经常受邀参加院内外疑难病会诊,研制的经验方“利乳康”、“斑消净”、“助孕汤”被同行专家广泛认可,学术影响广泛。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统计源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主编、参编著作10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科普著作三等奖,获国家专利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