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家训(一盏千年不灭的心灯) 王阳明家训(一盏千年不灭的心灯)

导语    亘古不灭的教育法门,阳明心学的精华再现三真不朽,治世能臣;知行合一,修己治人蒙以养正: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     勤读书,要孝悌:孝悌乃人之根本,而读书则是发明本心,修身而成为圣贤的途径。     学谦恭,循礼仪:做人要谦虚,不能“太满

33.80原价¥39.00元
库存 10000
  • 页数:233页
  • 开本:16开 平装
  • 出版社:台海
  • ISBN:9787516806951
  • 作者:欧阳彦之

导语

    亘古不灭的教育法门,阳明心学的精华再现三真不朽,治世能臣;知行合一,修己治人蒙以养正: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 
    勤读书,要孝悌:孝悌乃人之根本,而读书则是发明本心,修身而成为圣贤的途径。 
    学谦恭,循礼仪:做人要谦虚,不能“太满”,做事要讲究道义,致良知则心安。 
    节饮食,戒游戏: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元元更元。说与世人浑不解,却于身外觅神仙。 
    毋说谎,毋贪利:在追求利的过程中,让良知流行其中,省察克治,把贪念清除出心。 
    毋任情,毋斗气:人如果不能控制过度的情绪,就最终会成为情绪的奴隶,为其所驱使。 
    《王阳明家训(一盏千年不灭的心灯)》由欧阳彦之著。

内容提要

    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他创立的阳明学,集心学之大成,在明以后思想界占重要地位。黄宗羲、严复、梁启超、孙中山、蔡元培等近代思想先驱无不受其启发和影响。王阳明家训,言简意赅地告诫子女怎么做人、如何做好人。如今看来,这更像王阳明对祖辈教育自己的追忆与总结,字里行间,融入自己从小接受“蒙以养正”教育的点滴,也寄托着对后代子孙的谆谆教诲。阳明心学,影响深远;家风浩荡,泽被后世。本书将这一封封注入阳明心学思想内核的家书,透彻解读,冀望照亮后来人前行的路。
    《王阳明家训(一盏千年不灭的心灯)》由欧阳彦之著。

作者简介

    欧阳彦之,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国学方面的研究。同时历任中港深多家公司经理人、顾问和董事,擅长从历史中求证如何走出“中国式的困境”。在培训中,他的风格独树一帜:“有趣、有道、有料、有效”,为无数渴望成功的读者和企业奉上了开启美满人生之门的金钥匙。

目录

第一章  “勤读书,要孝弟”——知书达礼,孝顺父母不能等
  1.孝行来自孝心
  2.没有孝心的人绝难成事
  3.学孝.需服劳奉养
  4.父母之恩.没齿难忘
  5.勤奋成就天才
  6.有知识,更要有智慧
第二章  “学谦恭.循礼义”——律己敬人,在谦虚中修炼自己
  1.千罪百恶,都从傲上来
  2.不骄不躁,平易近人
  3.谦让,受益的不只是自己
  4.少一些批评责备,多一些表扬鼓励
  5.猜疑别人,也就是否定自己
  6.低头是一种成熟的智慧
第三章  “节饮食.戒游戏”——志存高远,专注是成功的基础
  1.不立志.必一事无成
  2.志向正确,人生才能走对路
  3.有目标的人生才有动力
  4.专注的人生没时间管闲事
  5.克服恐惧,才能驾驭自己
  6.心之所想.终能抵达
第四章  “毋说谎,毋贪利”——保持初心,修剪多余的欲望
  1.固守一颗虔诚的心
  2.不要为了行善而行善
  3.不要盲目攀比,否则就会身心疲惫
  4.减少自己的欲望,懂得知足常乐
  5.身处泥泞,遥看满山花开
  6.保持本色.活出真我的风采
第五章“毋任情,毋斗气”——上善若水,多些思量少些争辩
  1.战胜自己等于战胜一切
  2.不要揪着错误不放
  3.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4.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
  5.宽容安抚.以德化怨
  6.把诽谤和侮辱作为进取的动力
第六章“毋责人,但自治”——自我反省.待人宽律己严
  1.宁静的心灵需要自省
  2.欲得人心,须容人之过
  3.悔悟改过之道
  4.静察己过,勿论人非
  5.反观自身,不断自我提升
  6.静时存养,动时省察
第七章“能下人.是有志”——放下身架,越有才华越要低调
  1.不争才是智慧
  2.礼让功劳,不露锋芒得安身
  3.在低潮时进取,在高潮时退出
  4.同流世俗不合污,周旋尘境不流俗
  5.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6.累卑为高,集思广益
第八章“能容人,是大器”——宽怀为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待人处世,忍让为先
  2.气量大一点.生活才能祥和
  3.利他则利己
  4.朋友相处,常看自己不足
  5.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6.宰相之肚.纳小人之船
第九章“凡做人.在心地”——良知是一切的根本
  1.心若被困,天下处处是牢笼
  2.看破繁华.不动于心
  3.心平气和造就人才
  4.保持随遇而安的态度
  5.寂寞,让心灵成长
  6.平常心,心平常
第十章“譬树果,心是蒂”——知行合一,内心光明耀天下
  1.意志力是奋斗的血液
  2.脚踏实地,不图虚名
  3.马上去行动
  4.成功不在难易,在于身体力行去做
  5.千里之行.始于当下
  6.外物勿扰.与事融为一体
  7.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故白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

前言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这篇《王阳明家训》又称《示宪儿》三字诗,收录在《王阳明全集。赣州诗》中。
    全文虽然只有96字。却浓缩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1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朝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心学”创立者。
    他少年时便胸怀大志,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后因体弱多病,接触佛道思想,并于贵州的“阳明洞”习道家导引术以养生,因此以“阳明”为号。
    青年步人仕途后,因上疏触犯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并贬谪至穷山恶水之中的边远山区——贵州龙场。在龙场任驿丞的日子里,尽管环境十分恶劣,甚至最初无处可居,三餐难以为继,但他以一种坚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立志修身不已;终于在一个夜晚,领会到了儒家失传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洞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彻悟了“知行合一”的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后世至今的一门学说——心学。
    2
    王阳明小的时候曾一度痴迷于象棋,以至到了规劝不止、学不思进的地步。父亲(王华)感到他有点玩物丧志,一次在盛怒之下将棋子扔进了河里。从此以后,勤读书、戒游戏、做良士、成圣贤便成为王阳明毕生的追求。
    功成名就之后,王阳明才深感父亲当初用心之良苦。虽已是一代名儒,但盛名之下,仍时不时自嘲年少不思学业的幼稚,或许这也是他后来特别看重族中子女学业的原因所在。家书中,王阳明把“勤读书”放在了第一位。他在给弟子的一封家信中还专门提到:“像侄子正思这样的孩子从小无拘无束惯了,现在已经到了读书年龄,你们切不可予以放纵啊。”
    后来,当他获悉正思学业大有长进后竟然兴奋得夙夜未眠。当即又写丫封信对其大加赞赏,认为王家书香之风继承有望了。孝悌传家。历来是这个家族的传统。
    先祖王纲,七十而终竞在沙场,最后靠十六岁儿子彦达以死抗争才得以羊革裹尸还乡。从此,彦达“痛父死,躬耕养母,终身不仕”。父忠于孝,堪称典范。
    王阳明祖父王伦,素以孝闻乡里,微薄的家塾收入除了要供养老母,还收养了独孤的弟弟。后来儿子王华状元及第,王伦又把朝廷拨付给他的一半俸禄给了弟弟。 
    父亲王华,年过古稀,仍坚持每天向母亲岑氏拜舞起居礼。甚至为了逗其开心,朝夕扮童子与之嬉戏。岑氏百余岁而终,孝道立身的儿子王华功不可没。 
    后来王阳明曾四疏朝廷要求回乡为祖母岑氏省葬;即便是去世的前一个月,仍不顾病危,取道增城,只为祭祀先祖王纲。可见祖慈子孝,王阳明是深受影响的。崇祯十四年王阳明六世孙王贻杰进京入朝,后统管江西都指挥使司,去世后才发现其竟然囊无积蓄,最后靠官场挚友的资助才得以回乡归葬。一个朝廷的二品官员,清廉至此。着实让人肃然起敬。 
    3 
    五百多年以后,我们仍能通过一封封阳明家书,看到王阳明一生“诲人不倦”的执着:“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一切举业功名等事皆非所望,但惟教之以孝弟而已”。句句箴言,犹在耳畔,日久弥新。 
    在王阳明看来,小至族箴家规,大至治国、理政,其核心理念并无二致,这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明德亲民止至善,这已不仅仅是一代名儒对一个家族的贡献那么简单了。王阳明在治理南赣期间,推行《南赣乡约》,开启了当地以道德教化实现乡村治理的先河。在家则遵孝悌之义,循礼仪之规,扬文明之风;在乡则相助相恤、劝善戒恶、讲信修睦。息讼罢争,这些乡约民规与姚江王氏倡导的家训家规如出一辙。 
    因此我们可以说,家风、民风、社风,从来都是融为一体的。五百多年前的王阳明做到了,这就是他思想的伟大之处,也是值得我们珍惜传承的宝贵财富。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试想一下,我们的父母养育我们多年,如果等到老了却享受不到应有的亲情,会多么寒心!人类一直标榜自己是万物之灵,倘若面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行孝敬,又有什么资格居高临下地谈论自然界中的动物呢?
    《庄子》中曾记载:“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孟子也讲:“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而王阳明也是一个认为百善孝为先的至孝之人。
    王阳明32岁的时候,因病移居西湖,往来于南屏、虎跑寺庙,见僧人封闭于龛內打坐、诵经、念佛有三年之久,他们不说话,眼睛定定的.呆了一样。王阳明大声喊叫着,说:“你这和尚整天吧吧吧地说什么,眼睁睁地看什么?”僧人吃了一惊,和王阳明攀谈起来。王阳明问他家庭情况,僧人说:“家里有老母亲。”王阳明:“起不起俗念?”僧人说:“没法不起。”王阳明听了,讲关于爱父母和人的本性的道理.僧人感动得流泪。王阳明第二天再去,问这位僧人的情况,这位僧人已经离开寺庙去奉养老母亲。
    古人讲‘‘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对父母家庭有真感情,如出来做事、当官,就一定有责任感。换言之,忠就是孝的发挥,就是扩充了爱父母的心情,爱别人,爱国家,爱天下。“子之爱亲,命也”,儿女爱父母,这是天性,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然而,很多人通常将父母的爱视作理所当然,不懂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直到自己也有了子女,理解了为人父母的苦心,才发现自己想要反哺回报已来不及了。
    北魏时。房景伯担任清河郡太守。一天,有个老妇人到官府控告儿子不孝,回家后,房景伯跟母亲崔氏谈起这事,并说准备对那个不孝子治罪。崔氏是一个知书达理、颇有头脑的人,她得知情况后,说道:“普通人家子弟没有受过教育,不知孝道,不必过分责怪他们。这事就交给我来处理好了。”
    第二天,崔氏派人将老妇人和儿子接到家里,崔氏对不孝子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崔氏每天同老妇人同床睡眠,一同进餐,让不孝子站在堂下,观看房景伯是怎样侍候两位老人的。不到十天,不孝子羞愧难当,承认自己错了,请求与母亲一起回家。崔氏背后对房景伯说:“这人虽然表面上感到羞愧,內心并没有真正悔改。姑且再让他住些日子。”又过了二十几天,不孝子为房景伯的孝顺深深打动,真正有了悔改的诚意,不断向崔氏磕头,答应一定痛改前非,老妇人也替儿子说情,这时崔氏才同意他们母子回家。后来这个不孝子果然成了乡里远近闻名的孝子。
    崔氏很聪明,她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仁”在,其中之一就是孝心。她无所为而为,以身教代替言传,让不孝子心中蛰伏之“仁”在受到外面的触动后得以彰显。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所以说,孝的境界,在于以父母待你之心回报;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贫穷富有,孝由心生,不由外物。《孝经》云:“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