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玩(林海音儿童文学精品集)(精)/大师童书系列

导语    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版1960年。《我的童玩(林海音儿童文学精品集)(精)/大师童书系列》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可视作她的代表作。导演吴贻弓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

30.00原价¥35.00元
库存 10000
  • 页数:337页
  • 开本:32开 精装
  • 出版社:南京大学
  • ISBN:9787305143977
  • 作者:林海音|主编:眉睫

导语

    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版1960年。《我的童玩(林海音儿童文学精品集)(精)/大师童书系列》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可视作她的代表作。导演吴贻弓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同时,本书还收录了作者其他的所有儿童小说。

内容提要

    林海音著的《我的童玩(林海音儿童文学精品集)(精)/大师童书系列》是一部作者回忆童年的散文集,堪称散文版城南旧事。作者用轻松的笔调,写了自己儿时的玩具,只是几只简单的“小脚儿娘”,作者却因此获得了童年的乐趣,充分表达出当时“穷开心过日子”的生活实况。全书描写生动,语言活泼充满童趣。

目录





友情

寂寞之友
三只丑小鸭
小林的伞
教子无方
妈妈说,不行
秋游狮头山
日落百老汇
访马克·吐温故居
寂寞之旅
好日子

冬青树
今天是星期天
鸭的喜剧
书桌

文华阁剪发记
虎坊?
北平漫?
天桥上当?
苦念北平
骑小驴儿上西山
英子的乡恋
绢笠町忆往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
豆腐颂
我的童玩
旧时三女子
在胡同里长?
家住书坊边
闲庭寂寂景萧?
我的京味儿回忆?
访母校·忆儿时
城墙天桥四合院?
难忘的两座桥
看象
奔向光?
新竹白?
爱玉?
虱目鱼的成长
珊瑚
台北温泉漫写
说猴
鲈鳗和流氓
台湾的香?
艋胛
台南”度小月?
穿山甲
相思仔

爱与牵手
窃读记
吹箫的人
豆腐一声天下白
童年和童心

前言

    英子不老!
    夏祖丽
    母亲的童年回忆在北京城南游艺园里的那些说书、京韵大鼓、杂耍、变戏法、地方戏里;我们的童年回忆在台北城南川端桥畔夏夜的凉座里,那里也有说书、相声,还有唱歌和蒙古烤肉。
    念小学时每到周末晚上,父母亲就带我们上厦门街那家四川馆吃饭。四个孩子的六口之家,靠两枝勤奋的笔,负担不轻,母亲常常说我们是“苦中作乐”。低低矮矮木板搭的四川馆紧靠着铁道边,每次隆隆的火车一过,木屋就惊天动地摇起来。那一番天摇地动,就像四川馆入门柜台上的那一罐颜色漂亮好吃的泡菜;也像那跑堂拖得长长的一声地道四川风味的“一碗担——担——面——”一样,让我们觉得新鲜有趣。
    吃完晚饭,我们照例到附近的一家“大”文具店逛逛,母亲说:“每个孩子进了文具店,眼睛就会发亮。”我在店里东看看、西摸摸,什么都好。母亲最能看穿孩子的心,她慧黠地笑着说:“好像看看都过瘾似的!”
    班上有一半同学的铅笔盒和那里头的文具都比我们的好,但我们不觉得自己非要也有同样的才快乐,父母亲给了我们自由和爱,使我们不觉得匮乏。
    不过,每回逛文具店,倒也没空手而回过。小手里总会捏拿着一、两枝香水铅笔或是小橡皮擦什么的。迎着晚风,闻着那俗丽的香水铅笔味儿,我们慢慢地散步回家。
    什么叫幸福?现在回想,那种感觉就是幸福吧。幸福在艰苦的岁月中特别动人!
    多年前有次和母亲聊天,我提起小时候最羡慕会弹琴的人,自己常常把床尾高起来的横杠当琴键,自我陶醉地弹上半天。母亲说:‘‘我也做过这种事儿,我有一个老九霞的鞋盒子,盒子里住着我用火柴棒做的小脚儿娘,我常常跟同伴捏着自己的小脚儿娘,哆哆哆地走到对方的鞋盒里,展开两‘家’的来往。敲门、开门、让座、倒茶、吃东西、聊天,我们假装成大人,假装成家庭主妇,说的都是大人话,爱说什么说什么,不受限于大人,有意思得很。那时,我常在我们北屋套间里玩小脚儿娘。” 
    后来她写了一篇《我的童玩》,就写到她的小脚儿娘,那个时代,女孩子自己做的玩具和玩的游戏,常常是和学女红或做家事有关,那时的教育多半是在旧式的家庭里自然形成的。母亲写道:“我愿意从记忆中找出我童年的游乐、我的玩具和一去不回的生活。” 
    母亲晚年用心为孩子写了许多有趣可读的东西。 
    母亲不但喜欢为孩子写故事,也翻译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给孩子  们。她主持纯文学出版社出版高水平的文学作品,自七十年代后期  也开始开辟儿童书的路径。当时我协助母亲编务,我们精心为小朋  友编辑出版了一些童书,其中还有好几本获得文学奖。 
    一九七一年,台湾有一批小学老师参加教师研习会培训,母亲担任指导教师,带领一个写作小组,在她的指导引领下,后来有好几位成为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 
    自一九六八到一九九六年,近三十年间,母亲受邀加入国小国语教科书编审会,为全台湾的小学生编审国语课本,并主稿一、二年级的国语课本。她把儿童文学的精神和趣味注入原本略显枯燥的教科书,得到社会及教育界的赞赏,认为低年级的国语课本呈现出了一番新气象,那是“林海音风格”。 
    一位曾经参与编写、教学的教师就说,他们师生不仅陶醉在林海音优美的文字中,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善良的人格,对台湾的教育是了不起的贡献。 
    小时候,我们常常把家里的几把藤椅倒扣在地板上,长长的摆上一排,藤椅上再蒙上大棉被,我们就在里头钻,像是在地道、碉堡里一样有趣,母亲有时还会帮我们摆,甚至给我们出主意,把几个枕头堆起来,就成了碉堡口的炮台。 
    她也从来没有进我们房间东搜西寻或是动手整理,她说:“小孩子整理书籍、收拾纸屑、剪贴壁画,有他自己的意思,他自己的房间、自己的东西嘛!妈妈插手在其间,破坏了他们的自主力。人天生就有权利与责任感,赋予他权利,自然他就负起责任来了。” 
    小时候我们淘气,母亲要发脾气管教时,她常常会“噗哧”一声笑出来,那只要打孩子的手也就“高高地举,轻轻地落”了。有一回,我说:“妈,你干嘛要笑嘛?”她说:“我想起我小时候的淘气事儿了。” 
    有时下过雨,满院子水,我们要求:“让我们光脚出去玩好不好?”母亲大都会答应,只要天气不冷,玩完要先洗脚才能进屋。母亲后来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当我想拦阻孩子去玩一盆水的时候,忽然想到我小时候在雨地光了脚蹬水的快乐,那么孩子只要求一盆水,实在算不得淘气。” 
    与母亲接触过的人往往会发觉她是个很有童心的人。儿童文学作家桂文亚说的一段话最传神:“林海音先生无论在讨论事情或谈天时,常会不自觉流露出天真,这个天真不是造作,是很自然地把她看见的事情描述出来。由于她从小在北京成长,词汇丰富,再加上感觉敏锐,又是一个小说家,所以叙述的过程很活泼,常把生活中平淡的事说得有趣、写得生动,这样的作品也就很接近儿童心灵及趣味。” 
    北方人常说“自来喜”,我觉得母亲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有一种“自来喜”的味道。 
    七十六岁那年,母亲写下:“英子的心还是七十六年前的那颗心,把家人和朋友紧紧搂在心上,到老不变。” 
    七十七岁那年,她聆听钢琴家,与她的名字只差一个字的林海为《城南旧事》谱写的一组乐曲,她写下了一首略带伤感的回忆童年的小诗:“静静地听,静静地想,回忆我的童年,忽见柳条儿摇曳,柳絮飞扬,柳絮吹向我的脸上,鼻孔里刺痒。抚摸着鼻尖,泪珠儿沾湿了我七岁的小手。……我愿在这儿静静地听,向我自己的心诉求,给我一盏七月的莲花灯,提着它,我去踏冬月的雪,一步一个脚印,踏到明春。……静静地听,静静地听,听到城南的深夜,听到冬阳的早晨。” 
    七十八岁那年,她许下未来要专注于儿童文学写作的心愿,她说:“我要写我的童玩、我的游伴、我说的话、我读的书、我的小油鸡、我的小疯狗、土地庙的小吃摊、破洋车上老头子塞在我脚下的破棉袄……”可惜这个心愿终因健康因素,半途而废。 
    2001年12月1日,母亲病逝台北,享年八十三岁。我在重新阅读她的儿童文学作品时,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喜欢她的文章。因为,她一直是站在孩子这一边的。十三岁失去父亲,仓促结束童年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的母亲,就像是她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里的英子,那个好奇天真的英子,一直在她的心里,从来没离开过。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因为门是预备隔绝内和外的设备,所以在房屋的建筑上,门总是比窗少的。但是我们住的这种日式木屋却不然,房间里一扇扇的纸门排列起来,关着就是墙,推开就是门。有许多人喜欢锁门,因此对于这种木屋的纸门表示不满意,说它不够严慎,不足以防盗。
    木屋的门也实在太多了,有时一间房子四面都是门,三面是可以通到别的房间的,一面是壁橱的。方便是方便,从这个门走,可以通到走廊,通到厕所;从那个门走,可以通到厨房,通到客厅,通到门口。我们中国的房屋建筑就忌多开门,一个房间如果碰巧有了五个门,那就是最不吉祥的“五鬼门”了。
    说到门,我们便会兴起这样的印象:门是森严的、拒绝的、摒弃的、无情的东西。我们如果去访问一个生人,走到他家的门前,必然会先注视他家的门型。“板门虚掩”的主人也许容易打交道;“门禁森严”的主人也许有一副铁青的面孔。有所求的人,走到主人的门前就会踌躇、徘徊、彷徨,不知道门内的情形如何。如果再听见几声狗叫,更是胆怯。现在虽然没有递“门包”的讲究,但是“门禁森严”的人家,常常还要配上狼狗的声音的。
    门是一种代表物,所以才有“装门面”的说法。门就像我们的脸一样,男人要把“门面”上的胡子刮干净才有精神,像除去门前的蔓草;女人要涂脂抹粉来增加美丽,像把门油漆了。我们知道朱红的门最美,像女人的红唇那样;但是朱门也常隐藏着罪恶,杜甫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门既是代表物,所以还有“门风”的说法。读书的人家如果出了一个不肯读书的儿子,便是“败坏门风”,一家人都觉得可耻。但是我们也常常见有的人家,祖父好赌,儿子也好赌,孙子更好赌,这也是“门风”啊!
    门还是势利的,门里的主人如果一朝得了势,拜倒门下的人不知有多少,那时就会“门限为穿”,或者“门庭若市”了。但是有一天“门前冷落”或者“门可罗雀”,那便代表主人的势力已经到了低潮了。
    门虽然是对外的东西,但是关起门来也有许多玩意儿。惭愧的人关起门来“闭门思过”;自做聪明的人关起门来“闭门造车”。“思过”就是自省,还可以,“闭门造车”虽然精神可佩,但是因为太不科学,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的。
    一九五○年
    狗
    我并不讨厌狗,但是有狗的人家,我却不爱去。这并不是说我对看门的狗特别厌恶,实在是感觉到有狗的人家,即使他是最好的朋友,也不能排闼直入。推开门,还没有见到主人,汪汪汪的,先要受狗的一顿“抢白”,真是不甘心。但是无论那条狗多么凶恶,我都会原谅它的,因为我对“狗仗人势”这句话深深了解。
    说实话,我不但不讨厌狗,而且在家禽家畜里面,可以说还是比较喜欢狗的。我不喜欢鸡(虽然喜欢吃鸡肉),因为不能训练它不要随地大便。如果没有鸡棚的设备,它会破坏你家庭的清洁。走廊上、庭院里,只要它到的地方,它就会一边散步,一边拉屎,毫不客气。
    我不喜欢猫,因为它无论有多么美丽柔驯的外表,它的内心总是阴狠的。它捉到了老鼠、蟑螂、壁虎,都不会立刻吃掉。只见它把吓得半死的俘虏松开,然后自己退后几步,闭气地注视着它。当俘虏以为周围没有危险而想拔脚逃跑时,它却又一下子扑上去。这样纵之,擒之,不知经过多少次的蹂躏,才把它吃掉。有时它的目的只是想把俘虏玩弄死,并不一定是要吃了解饿的。
    狗是机警聪明的,它也讲义气、富感情,因此生活在人类的社会里,演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正因为它是忠心的,所以才被人类利用了。
    高墙大户的人家,养狗以防宵小,同时给登门求助的人一种威吓,使你胆怯不敢开口。狗最初对来客是一视同仁的,谁来了都是汪汪汪地叫一阵。但是主人出来了,一看,这来客不是那来客,先对客人抱歉地笑笑,再回头骂那狗:“贝蒂,走开,快走开!这是夏太太嘛!”
    是的,这是夏太太,既不是贼,又不是登门求助,于是狗儿夹着尾巴怏怏而去。它错怪了好人,惭愧。但是你下次再来,它也许又忘记了。虽然狗的主人一再说:“尽管进来,它不会咬您的。”不会咬?我只为了它不会咬,就应当接受你的汪汪——错了,不是你,是它的汪汪吗?只许它汪汪,不许我怕它,咱们的朋友是怎么交的?
    有人说,狗最势利,你到了有狗的地方,尽管昂头挺胸,堂堂走入,千万不要犹疑徘徊。有时,我仗着胆子这样做了,可不是,那狗卧在那儿不动,头也懒得抬,只用狗眼儿斜你一下,轻轻摇两下尾巴,好像说:“进去嘛,我又不咬你!”
    好在我不必为狗担心失去朋友,因为我的朋友大都像我一样,把友情之门敞开,没有一条“仗人势”的狗,尽可来去自如。
    如果有人误会我,说我对有益的动物竟是这样的观察法,将影响“动物爱护会”的主旨,那才冤枉。猫、狗、鸡我全养过,它们也受过我的爱抚。这些动物原是很可爱的,小狗更是小朋友的好游伴,但是经过成年人为某种目的而培养训练后,就失去了天真。“穷儿苦狗”的画面多么可爱!“狗仗人势”的情景多么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