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数:275页
- 开本:32开 精装
- 出版社:南京大学
- ISBN:9787305143960
- 作者:林海音|主编:眉睫
导语
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版1960年。《城南旧事(林海音儿童文学精品集)(精)》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可视作她的代表作。导演吴贻弓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
内容提要
《城南旧事(林海音儿童文学精品集)(精)》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影片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
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苗栗头份人,出生于日本大阪,五岁时随父母到北京,定居城南。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因此而创作了《城南旧事》、《英子的乡恋》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文坛以“林先生”称呼林海音。她主编《联合报》副刊十年期间,建立报纸副刊成为文学的花园,而她正是花园的园丁。1968年,林海音创办“纯文学”出版社,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 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开启了台湾文学出版的黄金时代,是台湾新文学的奠基者。
目录
城南旧事
自序
惠安馆传奇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童年·冬阳·骆驼队
集外
初恋
两粒芝麻
玫瑰
贫非罪
穷汉养娇儿
母亲是个好榜样
爸爸不在家
谢谢你.小姑娘
鸟仔卦
周记本
白兔跳
会唱的球
萝卜干的滋味
前言
林海音在1948年由她的第二故乡北平∞回到光复后的台湾。当那艘只有几百吨的船驶入青山环绕的基隆港时,她的心中必有一种与同船旅客不同的强烈的感动。因为她是回到父母生长的故乡来了。
她在《绿藻与成蛋》小说集的序里说:“我几乎是从上了岸起,就先找报纸杂志看,就先弄个破书桌开始写作。”在这个书桌上开始了一个文人最丰富的一生。她不仅写下了多篇必能传世的小说和散文;也曾成功地主编《联合报》副刊10年,提升了文艺副刊的水准与地位;更进而自己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发掘、鼓励了无数的青年作家。
林海音作品中所呈现的是一个安定的、正常的、政治不挂帅的社会心态。她的小说集《城南旧事》《烛芯》和《婚姻的故事》中多篇是追忆她童年居住的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其中如《惠安馆》和《驴打滚儿》等篇,虽是透过童稚的眼睛看大人的世界,却更启人深思。由于孩子不诠释、不评判,故事中的人物能以自然、真实的面貌出现,扮演他们自己喜怒哀乐的一生。《金鲤鱼的百裥裙》和《烛》进一层探讨女子在不合理的婚姻中抑郁终生的悲剧。她的长篇小《晓云》写的是台湾的一个自主自立的现代女子,“暗中摸索”人生爱情。作者常用近似意识流的自叙法和象征性手法,故事的发展她内心的困惑有平衡的交代。文字风格的超逸,给予全书抒情诗醮情调。晓云的处境引起的同情反而多于道德的评判了。
在这本短篇小说集里,《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和《驴打滚儿》四篇都可以单独存在,它们都自有完整的世界。但是加上了前面两篇和后面两篇,全书应作一本长篇小说看。作者自己在《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一文中即说:“收集在这里的几篇故事,是有连贯性的。”读完全书后,我们看出不仅全书故事有连贯性,时间、空间、人物的造型、叙述的风格全都有连续性。
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是英子。时间是从1923年开始。英子由一个7岁的小女孩子长大到13岁。书中故事的发展循着英子的观-点转变。故事虽是全书骨骼,她的观察却给它以血肉。英子原是个懵懂好奇的旁观者,观看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直到爸爸病故,她的童年随之结束,她的旁观者身份也至此结束,在13岁的年纪“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子该负的责任”。人生的段落切割得如此仓促,更衬托出无忧无虑的童年欢乐的短暂可贵。但是童年是不易写的主题。由于儿童对人生认识有限,童年的回忆容易陷入情感丰富而内容贫乏的困境。林海音能够成功地写下她的童年且使之永恒,是由于她选材和叙述有极高的契合。
偌大的北平城,跨越了极深广的时空的古城,在一个孩子的印象里却只展示了它亲切的一角——城南的一些街巷,不是旧日京华的遗迹,却是生生不息的现实生活,活得热热闹闹的。英子的家已经有了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胡同口还有“惠安馆”中的疯姑娘和苦命的妞儿。她们传奇性的结局是故事,但是却不是阴黯的故事。作者将英子眼中的城南风光均匀地穿插在叙述之间,给全书一种诗意。读后的整体印象中,好似那座城和那个时代扮演着比人物更重的角色。不是冷峻的历史角色,而是一种亲切的、包容的角色。《城南旧事》若脱离了这样的时空观念,就无法留下永恒的价值了。读者第一遍也许只看故事,再回头看看,会发现字里行间另有系人心处。林海音的文笔最善写动作和声音,而她又从不滥用渲染,不多用长句,淡淡几笔,情景立现。因此,看似简单的回忆却能深深地感动人。有了这样的核心,这些童年的旧事可以移植到其他非特定的时空里去,成为许多人共同的回忆了。
作者对声音的敏锐反应延长到她对语言的敏感。和一切在北平城里长大的人一样,英子常常批评外地人的北京话。譬如她说来自台湾的父亲将惠安馆读作“飞安馆”,母亲读作“灰娃馆”,而来自河北顺义县的宋妈读成“惠难馆”。她的母亲教她数数目,准备上小学:“听我给你算,二俗,二俗录一,二俗录二,二俗录三……”她与家人大笑起来,说:“妈,你的北京话,我饭都吃不下了,二十,不是二俗……”又如她先说:“妈的北京话说得这么流利了,但是,我笑了:‘妈,是傻丫头,傻,尸丫傻,不是厶Y洒。我的洒妈妈!”,这样的例子甚多,它们给叙述增添了极生动的情趣,因此,即使是悲苦的故事也得免于灰黯。这原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它自有一份掩不住的生机,林海音用文字呈现了散文诗的节奏。
书中人物除了英子的双亲之外,与她童年欢乐的记忆有最密切关连的要算宋妈了。在各篇中宋妈可说是无处不在。无疑地也是读者印象中最难忘的人。这位命运凄苦的卑微人物,在英子的回忆中自有她的智慧和尊严。作者在讲别人的故事时常常会插上一段描写宋妈的文字。这些片段连缀起来合成一幅鲜明的画像——不仅是宋妈的画像,也可说是那个时代北方乡村妇女的典型了。她被生活所迫来到英子家中帮佣,但是主仆关系之外渐渐发展出一种朋友的关系。她不仅直接分享这家人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也常常是英子的人生课程的启蒙师。她淳朴简单的智慧时时是童呆的英子与现实世界的一座稳妥可靠的桥。《驴打滚儿》一篇给宋妈的画像生命,也是全书最有力量的一篇短篇小说。
林海音在台湾开始写作的年代(1951年前后),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还没有影响中国作家。至少像结构主义等还没有今日响亮。但是成功的作品自有它完整的结构,让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各就其位,整体综合再显现出全篇的主题。《驴打滚儿》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表面上它几乎没有紧凑的情节,但是在这个9岁的女孩——英子眼中看到的小世界后面却是一个悲惨的大世界。从头到尾作者不曾逾越这个孩子有限的观察。她的天地几乎是局限在50年前北平城里的一个四合院里,院子里住着的是她和乐温饱的一家人。家就该是这个样子,她弟弟的奶妈——宋妈是个会讲乡村故事、会纳布鞋底子、会抱着她妹妹唱儿歌“鸡蛋鸡蛋壳壳儿,里头坐个哥哥儿……”的人,与她们生活患息相关。英子看不到,也想象不到宋妈夫离子散的家庭,更不用提人生更多悲凄割舍了。她只知道宋妈为了“一个月四块钱、两副银首饰、四季衣裳、一床新铺盖”到她家帮佣,一做四年。宋妈和她那“黄板儿牙”的丈夫那时大约都不到30岁,却给人一种苍老的感觉。每次这个男人牵着驴来的时候,故事的发展就升高一层。这匹愚钝固执的牲口成了贯穿全局的象征。四年前宋妈刚来时,这头驴首次出现,然后每年来两次,都被拴在院子里,“满地打滚儿,爸爸种的花草,又要被糟践了。”
驴子每次的出现不仅是情节的联系,也衬托乃至增强了人物的造型。宋妈的丈夫又来的时候,终于说出了家中真相——宋妈日夜挂念的儿子小栓子早已在河里淹死了。那个出生连名字都没有的“丫头”,在抱离母怀当天,还没出城门就送给了不相识的人!当宋妈悲泣时,这头驴子在吃干草,“鼻子一抽一抽的,大黄牙齿露着。怪不得,奶妈的丈夫像谁来着,原来是它!宋妈为什么嫁给黄板儿牙,这蠢驴!”很明显的,在小女孩的眼中,驴与宋妈的丈夫的形象已经合而为一。这个典型的“没有出息患”的失败者与他的驴是分不开的。他每次来都赶着驴穿过几十里的黄土地。蓝布的半截褂子蒙了一层黄土。这黄土是北方干旱的原野上长年吹着的风沙,是大自然胜利的见证,也是质朴愚呆的农民终岁劳苦奔波于生计的场所。
如果不穿透作者故意布下的童稚的迷茫,《驴打滚儿》似乎有些诗意的情调。这篇城南旧事和许多童年美好的回忆一样,已在遥隔的时空里滤掉了许多愁苦,只剩下笑泪难分的怀念。只是宋妈和与她命运相同的女子不允许我们忽视现实。不仅那黄板儿牙的男人和驴子满身尘沙,作为故事题目《驴打滚儿》的小点心也是带着卑微但却亲切色彩的乡下食物,用世代相传的土法蒸的黄褐色的小圆饼,在绿豆粉里滚一滚,也就是尘土色了。宋妈把英子带出她舒适的小院子去找寻丫头子。在古城尘土覆盖的街巷中走着,吃几个这种尘土色的驴打滚儿小饼,继续穿街走巷找寻那个没名没姓的骨肉。这一场无望的挣扎,注定了要失败的。寻觅无望之后,英子的小世界有了显著的变化:宋妈不再讲小栓子放牛的故事了,儿歌也不唱了。以前她把思子情灌注在纳得厚厚的鞋底上,好似祝祷儿子能稳稳地站在无母的岁月里等她回去团聚。如今“她总是把手上的银镯子转来转去地呆看着,没有一句话。”
故事的结束可以说是传统式的,宋妈终于跟她的丈夫回乡去了。她希望再生孩子。小栓子和“丫头”也许是命中与她无缘,因为中国在世世代代的希望幻灭之后,不得不将生死聚散归为缘分。如同英子的母亲说的,“是儿不死,是财不散。”宋妈对命运最大的挑战大概就是再生些儿子吧?她骑驴上路的时候,“驴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铃铛,在雪后清新的空气里,响得真好听。”这是第一次有欢愉的事与这头驴有关连。也许小女孩只在想宋妈不久即将再生可爱的小孩,所以铃铛响得好听。实际上,宋妈的困境并末结束。但是人活着总得有份希望,即使是那头驴,灰扑扑的脖子也挂了一串铃铛。在生活的实际奋斗中,绝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林海音在后记中说:“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宋妈这样地离去,是悲是喜,似非英子所能理解,但是书中因为有了宋妈和她的故事,而增添了多层的深度。《城南旧事》在英子的欢乐童年和宋妈的悲苦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掩卷之际,读者会想,“看啊,这就是人生的最简朴的写实,它在暴行、罪恶和污秽占满文学篇幅之前,抢救了许多我们必须保存的东西。”
1983年6月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妈正坐在炉子边梳头,倾着身子,一大把头发从脖子后顺过来,她就用篦子篦呀篦呀的,炉上是一瓶玫瑰色的发油,天气冷,油凝住了,总要放在炉子上化一化才能擦。
窗外很明亮,干秃的树枝上落着几只不怕冷的小鸟,我在想,什么时候那树上才能长满叶子呢?这是我们在北京过的第一个冬天。
妈妈还说不好北京话,她正在告诉宋妈,今天买什么菜。妈不会说“买一斤猪肉,不要太肥”。她说:“买一斤租漏,不要太回。”
宋妈梳完了头,用她的油手抹在我的头发上,也给我梳了两条辫子。我看宋妈提着篮子要出去了,连忙喊住她:
“宋妈,我跟你去买菜。”
宋妈说:
“你不怕惠难馆的疯子?”
宋妈是顺义县的人,她也说不好北京话,她说成“惠难馆”,妈说成“灰娃馆”,爸说成“飞安馆”,我随着胡同里的孩子说“惠安馆”,到底哪一个对,我不知道。
我为什么要怕惠安馆的疯子?她昨天还冲我笑呢!她那一笑真有意思,要不是妈紧紧拉着我的手,我就会走过去看她,跟她说话了。
惠安馆在我们这条胡同的最前一家,三层石台阶上去,就是两扇大黑门凹进去,门上横着一块匾,路过的时候爸爸教我念过:“飞安会馆。”爸说里面住的都是从“飞安”那个地方来的学生,像叔叔一样,在大学里念书。
“也在北京大学?”我问爸爸。
“北京的大学多着呢,还有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呀!”
“可以不可以到飞安——不,惠安馆里找叔叔们玩一玩?”
“做晤得!做晤得!”我知道,我无论要求什么事,爸终归要拿这句客家话来拒绝我。我想总有一天我要迈上那三层台阶,走进那黑洞洞的大门里去的。
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便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要回头再张望一下时,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臂制止我。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的人。
昨天,我跟着妈妈到骡马市的佛照楼去买东西,妈是去买擦脸的鸭蛋粉,我呢,就是爱吃那里的八珍梅。我们从骡马市大街回来,穿过魏染胡同、西草厂,到了椿树胡同的井窝子,井窝子斜对面就是我们住的这条胡同。刚一进胡同、我就看见惠安馆的疯子了,她穿了一件绛紫色的棉袄、黑绒的毛窝,头上留着一排刘海儿,辫子上扎的是大红绒绳,她正把大辫子甩到前面来,两手玩弄着辫梢,愣愣地看着对面人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洋槐。干树枝子上有几只乌鸦,胡同里没什么人。
妈正低头嘴里念叨着,准是在算她今天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好跟无事不操心的爸爸报账,所以妈没留神已经走到了“灰娃馆”。我跟在妈的后面,一直看疯子,竟忘了走路。这时疯子的眼光从洋槐上落下来,正好看到我,她眼珠不动地盯着我,好像要在我的脸上找什么。她的脸白得发青,鼻子尖有点红,大概是冷风吹冻的,尖尖的下巴,两片薄嘴唇紧紧地闭着。忽然她的嘴唇动了,眼睛也眨了两下,带着笑,好像要说话,弄着辫梢的手也向我伸出来,招我过去呢。不知怎么,我浑身大大地打了一个寒战,跟着,我就随着她的招手和笑意要向她走去。——可是妈回过头来了,突然把我一拉:
“怎么啦,你?”
“嗯?”我有点迷糊。妈看了疯子一眼,说:
“为什么打哆嗦?是不是怕——是不是要溺尿?怏回家!”我的手被妈使劲拉着。
回到家来,我心里还惦念着疯子的那副模样儿。她的笑不是很有意思吗?如果我跟她说话——我说:“嗯!”她会怎么样呢?我愣愣地想着,懒得吃晚饭,实在也是八珍梅吃多了。但是晚饭后,妈对宋妈说:
“英子一定吓着了。”
然后给我沏了碗白糖水,叫我喝下去,并且命令我钻被窝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