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连着童心/名家散文自选集

导语    《爱心连着童心》介绍:束沛德文中那朴实无华的文字让人过目难忘,它让我想起了中外文学大师笔下的文学作品,那是大浪淘沙过后留下的真纯的金粒和阅尽人间沧桑后形成的淡泊的生命姿态。这部作品从少年一直写到退休,是一位长者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总结,它娓娓道来,真实地勾勒出一个人生命的轨迹。真诚而坦白地面对历史和自己的良知,是构成这本书平实风格与品格最重要的部分

32.80原价¥39.80元
库存 10000
  • 页数:355页
  • 开本:16开 平装
  •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
  • ISBN:9787513917247
  • 作者:束沛德

导语

    《爱心连着童心》介绍:束沛德文中那朴实无华的文字让人过目难忘,它让我想起了中外文学大师笔下的文学作品,那是大浪淘沙过后留下的真纯的金粒和阅尽人间沧桑后形成的淡泊的生命姿态。这部作品从少年一直写到退休,是一位长者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总结,它娓娓道来,真实地勾勒出一个人生命的轨迹。真诚而坦白地面对历史和自己的良知,是构成这本书平实风格与品格最重要的部分。

内容提要

    《爱心连着童心》收录束沛德散文《团泊洼畔忆小川》《〈思痛录〉让我沾了光》《扶我上马的人》《爱心连着童心》《水仙花开怀郭风》《我当秘书的遭遇》《终点又是起点》《八十抒怀》《从同窗情到钻石婚》等重要篇章。

媒体推荐

    这部作品从少年一直写到退休,是一位长者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总结,它娓娓道来,真实地勾勒出一个人生命的轨迹。真诚而坦白地面对历史和自己的良知,是构成这本书平实风格与品格最重要的部分。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著名作家  肖复兴
    他做人、做事、处世、为人的质朴与真诚,是那么坚定地一以贯之地伴随着他的人生旅程。他掬起汩汩而出的记忆泉水,照见自己,在平凡中品味人生,和朋友作心灵的对话。
    ——《春城晚报》高级编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吴然
    束先生文中那朴实无华的文字让人过目难忘,它让我想起了中外文学大师笔下的文学作品,那是大浪淘沙过后留下的真纯的金粒和阅尽人间沧桑后形成的淡泊的生命姿态。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谭旭东
    这是一位资深文学组织工作者自叙一甲子文学生涯的纪实散文集。作品视野开阔,材料翔实,感情真挚,文风质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纪实佳作,也是一本极佳的人生教材。从书里可以渎到许多精采纷呈的故事和感人至深的细节,品味到作者本人称心如意的喜悦和碰壁摔跤的懊恼。
    ——丛书总策划  李继勇

作者简介

    束沛德,著名文学评论家。1931年夏秋之交出生在江南一个小县城里。青少年时代就爱编编写写,立志当一个新闻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际,如愿进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之后分配到中国作家协会做秘书工作。在文学组织工作岗位上服役50多个春秋。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参与中国作家协会的领导工作,当了多年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创作联络部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涉足文学评论,侧重于儿童文学方面,是最早参与我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建设的批评家之~。著有:《束沛德文学评论集》、《情趣从何而来——束沛德白选集》、儿童文学论集《儿童文苑漫步》、《守望与期待》、《为儿童文学鼓与呼》、《束沛德谈儿童文学》、《发出自己的声音》,散文集《龙套情缘》、《岁月风铃》、《追求真善美——跟少年朋友谈谈读与写》、《多彩记忆》、《红线串着爱与美》等。长期从事儿童文学组织工作,评论工作,成绩卓著,2003年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

目录

第1辑·名家素描
  我的两个领路人
  “老马可要识途哦!”
  我所敬重的荃麟同志
  团泊洼畔忆小川
  《思痛录》让我沾了光
  田间钟爱新格律诗
  倾情栽培的拳拳之忱
  扶我上马的人
  巴老为新班子鼓劲
  历尽风雨的唐达成
  爱心连着童心
  让安徒生走进千家万户
  追求真善美的金近
  水仙花开怀郭风
  可亲可敬的任溶溶老兄
  书上的题签
  岁岁期盼一贺卡
  一本诗集联结了我们仨
第2辑·跋涉印痕
  好书对我的馈赠
  记中学时代办壁报
  从好学生到团干部
  难解难分的情结
  我当秘书的遭遇
  涉足儿童文苑
  反右侥幸过关
  “文件作家”的甘苦
  大红人·小爬虫
  归队·挑担子
  我与中国作协的情缘
  终点又是起点
  一次坦诚的作品座谈会
第二次退休:告别儿委会
第3辑·亲情抒怀
  又安静又好动
  童年记趣
  爷爷逼我读两本书
  父子一夕谈
  好儿女志在前方
  相见时难别亦难
  难得大团聚
  八十抒怀
  深情的祝福
  让我欣慰的2011
  情系大井头6号
  我赢得25年美好时光
  从同窗情到钻石婚
第4辑·悦读偶拾
  植根生活驰骋想象
  从“彩乌鸦”说到中篇创作
  苏梅童话绘本的魅力
  照亮孩子心灵的灯
  幽默也是一种心灵美
  天真比才华更重要
  感人至深的真情
  赤子情怀与传奇色彩
  可喜的新收获
  细荷与薄荷一起成长
  文学品质与艺术个性
  与殷健灵漫谈《野芒坡》
  北京大院里的成长故事
  情真意切的少年成长启示录
第5辑·异域掠影
  列宁墓前
  新结识的匈牙利朋友
  亦文亦商
  帕他耶人妖
  “死亡铁路”
  猴城·猴宴
  象国·象舞·象童
  圣诞节游威尼斯
  喜从天降
  草坪·枫林·松鼠
  感受飞瀑
  万圣节,真来劲
  84小时的美国之旅
后记

后记

    书桌上的台历翻到了最后一页,2017就在眼前。
    过去这一年,我和老伴度过85岁生日,名副其实地进入耄耋老人的行列。不久前,我俩又迎来人生难得的钻石婚,亲历了也品味了对爱情、婚姻的忠贞不渝。年终岁末,能坐下来从容地编选自己的这本散文集,有机会向读者抒述一下人生旅程的点点滴滴,心里还是挺愉快的。
    编这本散文集,重温了我人生经历的若干片断,再次品味、咀嚼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我的大半生,虽不是一帆风顺,但也算不上命运多舛,相比而言,应当说还是相当幸运的。此时此刻,我由衷感激时光老人赠予的多彩生活、多味人生。
    感谢前辈师长对我的栽培。
    感谢同事文友对我的鼓励。
    感谢风风雨雨对我的磨练。
    感谢怡怡亲情对我的关爱。
    感谢文学阅读对我的滋养。感谢域外旅游对我的启迪。愿亲爱的读者和我一起分享我的多彩又多味的人生。
    束沛德
    2016年除夕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我的两个领路人
    50年代初我走上工作岗位,第一个上级是严文井同志,第二个上级是沙汀同志。他们都是我所敬重的老作家,是我跨进文学门槛后最早的领路人。
    1952年初冬时节,文井同志从党中央宣传部文艺处调到全国文协代理秘书长,参与改组全国文协、筹建中国作协的工作。他带了两个秘书作为助手,一个是26岁、原担任丁玲秘书的陈淼;另一个是2l岁、原定给周扬当秘书的我。我们三人可说是同时迈进东总布胡同22号全国文协大门的。
    那时全国文协除了《文艺报》、《人民文学》编辑部外,只有一个主管行政、总务、文书工作的秘书室。文井、陈淼和我调来后,文协机关才有了几个抓文学业务工作的干部。文井带领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第二批作家深入生活。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20多位作家,包括艾青、卞之琳、周立波、徐迟、李季、秦兆阳、路翎等,聚集在北京东城小羊宜宾胡同一个四合院几间平房里学习讨论。文井同志四处奔波,八方联络,邀请胡乔木、周扬、胡绳、林默涵、吕东、廖鲁言等,为这批作家作有关形势、理论、文艺、工业建设、农村工作等方面的报告,为他们即将深人工矿、农村、部队,熟悉新的生活、新的人物做思想、理论上的准备。作家在京学习一个月,我按照文井成竹在胸、有条不紊的安排,参与订学习计划,做会议记录,整学习简报,写新闻报道,以及安排会场,落实交通工具,组织影剧观摩等工作。事无巨细,我都积极投入,一一学着做了。这一个月全方位的锻炼,我好像进了一次短期培训班,学习了文学组织工作的ABC。给我上这一课的老师,正是当过延安鲁艺文学系教员的严文井。我也是够幸运的了!
    文井作为上级,对我这个部下思想、学习、生活的关心帮助,也是至今难以忘怀的。到文协不久,我与远在新疆的、中学时代的一位女同学肯定了恋爱关系。我急切地期盼着与爱人调到一起,一次又一次地向文井表示愿意调往新疆,支援边疆建设,希望他能放我走。文井干脆明确地对我说:现正从各方面抽调干部加强文协的工作,你想调离文协是不可能的。他再三叮嘱我:思想不要波动,做好长期从事文学工作的精神准备;从新疆调出干部尽管比较困难,但组织上会尽快想法解决。他让我把爱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告知。我记得,那年春节文井从湖北探亲回京后,给中宣部干部处处长又打电话又写信,并三番五次地催问。不到两个月,我爱人终于从遥远的边疆调来首都。每想起当年在石碑胡同中宣部招待所,我和爱人久别重逢无比激动的那一刻,至今我依然情不自禁地感激无微不至地关心部下、热心肠的老上级。
    在反胡风、反右派斗争中,我碰了钉子、挨了批评后,文井语重心长地开导我:  “你读过几本书,比较聪明,有点能力,更要警惕世界观问题;不要轻视旧世界观的影响,不是读几本书,开几次会,就可以解决的。”“要听得进逆耳之言。上级对自己老是笑着,不一定好;对自己疾言厉色,不一定坏。光听周围的人说好话,有时会上当的。”他还提醒我:  “反掉个人主义,不能变成一个灰溜溜的、木偶一样的人。”勉励我做一个像朱总司令所要求的那样自自然然的共产党员。文井的谆谆教诲,在我的人生之旅中,起了点拨、导航的作用,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在我的文学之旅中,文井同志也是引领我向儿童文学港靠拢、停泊的引路人。他20世纪40、50年代创作的《南南和胡子伯伯》《蚯蚓和蜜蜂的故事》《三只骄傲的小猫》《小溪流的歌》《唐小西在“下一次开船”港》等,都是我爱不释手的读物,激起了我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热情。他那“要拥有孩子一样的眼睛、心灵和幻想”“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诗意和美”“童话是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等观点、主张,也成了我后来从事儿童文学评论始终用心思考、力求把握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