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师讲庄子(精)

导语    真正能读懂《庄子》,并将庄子的精神整合到现代文明中去的人只有国学大师们。他们学问精湛,知识渊博,巨笔如椽,对《庄子》的理解深入浅出。《听大师讲庄子(精)》编著邢群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翻阅卷帙浩繁的书海,像海边的拾贝人一样,将大师们的思想精华采撷出来,并结合自己的所感所悟,编纂成文,以飨读者。听国学大师讲《庄子》,就像品尝一场思想的盛宴,将滋润、

42.80原价¥49.80元
库存 10000
  • 页数:309页
  • 开本:16开 精装
  • 出版社:工商联
  • ISBN:9787515820255
  • 作者:编者:邢群麟

导语

    真正能读懂《庄子》,并将庄子的精神整合到现代文明中去的人只有国学大师们。他们学问精湛,知识渊博,巨笔如椽,对《庄子》的理解深入浅出。《听大师讲庄子(精)》编著邢群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翻阅卷帙浩繁的书海,像海边的拾贝人一样,将大师们的思想精华采撷出来,并结合自己的所感所悟,编纂成文,以飨读者。听国学大师讲《庄子》,就像品尝一场思想的盛宴,将滋润、丰盈我们的内心。

内容提要

    《庄子》是一本深刻而妙趣横生的书,其中包涵着丰富的人生大智慧,比如“不争”、“忘我”、“去机”等,但要想真正读懂《庄子》并非易事。王夫之、朱谦之、钱穆、章太炎、林语堂、方东美、南怀瑾、陈鼓应、梁启超、蔡元培、冯友兰、徐复观等国学大师对《庄子》都曾有过深入的研究,并在相关著述中提出各自独到的见解,阅读邢群麟编著的《听大师讲庄子(精)》,听他们讲《庄子》,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领悟庄子思想的精髓,从而更好地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我们为人处世的能力,以更广阔的眼界看待现实问题,走向成功人生。

媒体推荐

    我们虽挂孔子的门徒招牌,却是庄生的私淑弟子。
    ——鲁迅
    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
    ——李泽厚
    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庄子)的烙印。
    ——闻一多

目录

绪论 枯枝繁花看庄子
  1.庄子其人
  2.《庄子》其书
  3.随庄子一起逍遥
第一讲 王夫之:“机心”是痛苦之源
  1.“机心”遍布天下
  2.“势利”满心的悲哀
  3.“机心”是痛苦之源
  4.永远追求“虚”的境界
  5.以真示人,其心亦真
  6.祛除机心,返璞归真
第二讲 朱谦之:名利河畔的得失判断
  1.贪腐者不得不上的美学课
  2.听“至人”说名利
  3.庄子也在谋的“利”
  4.不求名来名自扬
  5.君子穷而不乏
  6.人生总有路可走
  7.享受生命的大自在
第三讲 钱穆:心灯如莲次第开
  1.心灯如莲次第开
  2.达生需要养心
  3.心若止水则灵美
  4.和庄子一起做“心斋”
  5.近自然,见灵性
第四讲 章太炎:“圣人”就在平凡的“人间世”
  1.庄子“道”眼观物
  2.自性灵秀圆满
  3.圣人、凡人各具“神通”
  4.唯我独尊,并不为过
  5.潜能藏在心深处
  6.把主见出卖给别人不可取
  7.“圣人”就在平凡的“人间世”
第五讲 林语堂:算命不如修养
  1.螳螂“守形忘身”酿悲剧
  2.别被“我”遮住视线
  3.人生智慧有开始
  4.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5.展现真我的风采
  6.把自我优势发挥到
  7.算命不如修养
第六讲 方东美:心界决定你的视界
  1.大鹏和晏鸟:同一世界,不同“心界”
  2.“蓬心”骂尽天下人
  3.心界决定你的视界
  4.视线圈定你的脚印
  5.小者逐利,大者逐道
  6.把心域拉到无限远
第七讲 南怀瑾:成功就在一刹那
  1.大鹏高飞的势能积累
  2.寂寞,成功的另一种境界
  3.前途,一次有计划的旅行
  4.惟其好之,惟其乐之,所以成之
  5.成功就在一刹那
  6.真正的伟大与平凡
第八讲 陈鼓应:人生需要求知
  1.人生需要求知
  2.求知需求真知
  3.虚怀若谷,心自丰盈
  4.每天进步一点点
第九讲 梁启超:呆若木鸡是凝神的高境界
  1.“承蜩”和“捶钩”
  2.专注就是成功
  3.失败的预兆:患得患失
  4.“游刃有余”的前因后果
  5.呆若木鸡是凝神的高境界
  6.凝神还需坚持
第十讲 蔡元培:变化才是真正的和谐
  1.“变”才是不变的真理
  2.把思维停留在“变”字上
  3.因时随化,因地制宜
  4.庄子,我思我何在?
  5.不断创新才是生命的本质
第十一讲 陈鼓应:以柔的状态进入刚的境界
  1.行走世间,学“脚法”
  2.庄子的“护己学”
  3.由来才命两相妨
  4.“宁为瓦全”才是上策
  5.嘴巴闭关,舌头收箭
  6.内直外曲≠胆小怕事
  7.进亦乐,退亦乐
  8.以柔的状态进入刚的境界
第十二讲 冯友兰:相对幸福和幸福
  1.相对幸福和幸福
  2.幸福没有特权
  3.是非欲念,见易别难
  4.勉强自己,庸人自扰
  5.止水澄波,悟道须静
  6.幸福在哪里
第十三讲 徐复观:生死何茫茫
  1.何处来?何处去?
  2.生如夏花之灿烂
  3.“死”字当头,活着悲哀
  4.死亡就是一次“快乐旅行”
  5.灿烂平息,生生不息
第十四讲 徐复观:庄子的第二条人生道路
  1.庄子的第二条人生道路
  2.精神自由才是真的自由
  3.“道”是悟出来的
  4.放下即逍遥
  5.坐忘无迹
  6.一龙一蛇,与时俱化
第十五讲 南怀瑾:真正的伟大与平凡
  1.三千弱水,只饮一瓢
  2.祸福只在一念间
  3.永远保持一颗“初心”
  4.做一只容易满足的鼹鼠
  5.生命,各自有各自的快乐
第十六讲 朱谦之:因由看破自逍遥
  1.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悲哀
  2.你心中还有“天地”吗?
  3.把生活当做一门艺术
  4.相助何如相忘
  5.因由看破自逍遥

前言

    在华人世界,有两个人的思想影响深远,一是孔子,二是庄子。孔子为世人设计了一套适用于人际关系的伦理基础,很多方面人们至今还在遵守。庄子为世人设计了一套自处之道,在他所建构的价值世界中,人们没有任何的牵累,可以悠然自处,怡然自适。
    鲁迅先生说:“我们挂孔夫子的招牌,却都是庄子的私塾弟子。”可谓一针见血。当代学人李泽厚先生也说:“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两千多年来,文人墨客在现实中受了挫折,往往痛读《庄子》,幻想虚静无为,放浪形骸,做“逍遥游”,生云外之志。且中国的文人,大都在现实的纷争中以孔子思想自励,又在内心世界以庄子自省,所以,几千年来,庄子给人们提供了在现世安顿的心灵家园。闻一多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由此可见庄子的影响之大。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几十年来,《庄子》和其他典籍一样,也被人们当做“故纸堆”、“老古董”扫地出门,不再过问。
    当代中国社会正面临急剧的变迁,社会瞬息万变,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工业文明为我们带来了优厚的物质享受,却也同时带来了精神的紧张。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最终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成了一个高度机械化的世界,那种悠然自得、心平灵美的生活成为讨去。
    这个时候,人们开始自发地寻找精神的慰藉,而庄子也在社会大潮的涌动之中再次浮出水面。但人们的热情却在现实面前碰了壁,因为庄子难懂。这个时候,人们需要有人来为我们讲解《庄子》。
    真正能读懂《庄子》,并将庄子的精神整合到现代文明中去的人只有国学大师们。他们学问精湛,知识渊博,巨笔如椽,对《庄子》的理解深入浅出。笔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翻阅卷帙浩繁的书海,像海边的拾贝人一样,将大师们的思想精华采撷出来,并结合自己的所感所悟,编纂成文,以飨读者。听国学大师讲《庄子》,就像品尝一场思想的盛宴,将滋润、丰盈我们的内心。
    编著者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一个人为什么会产生“机心”?因为人的心里藏有势利的种子,因为势利才产生“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势利就是一种欲望。欲望越多,痛苦也越多。人心不足蛇吞象,想想蛇吞象的样子,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咽不进,吐不出,要多别扭有多别扭。什么都想要,最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一辈子将自身置于忙忙碌碌、钩心斗角之中。这样活着,未免太累!《论语》里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如果少一些机心,是不是痛苦也会少一些呢?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誓言不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家。
    两位教徒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年长的圣者,这圣者看到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要前往圣山朝圣,就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这里距离圣山还有10天的路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而在分手前,我要送给你们一个礼物!什么礼物呢,就是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此时,其中一教徒心里一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不要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我就吃亏了,他就可以有双倍的礼物!不行!”而另外一教徒也自忖:“我怎么可以先讲,让我的朋友获得加倍的礼物呢?”于是,两位教徒就开始客气起来,“你先讲嘛!”“你比较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位教徒彼此推来推去,“客套地”推辞一番后,两人就开始不耐烦起来,气氛也变了,“你干嘛!你先讲啊!”“为什么我先讲?我才不讲呢!”
    两人推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真是个不识相、不知好歹的人耶,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断,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听,没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竟然来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义,我也不必对你太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这一教徒干脆把心一横,狠心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一一我的一只眼睛一一瞎掉!”
    很快地,这位教徒的一个眼睛瞎掉了,而与他同行的好朋友的两个眼睛立刻也都瞎掉!
    这个故事中的那两位教徒的下场多么可悲,而导致他们悲惨结局的恰恰是他们自己,是他们心中的那种挥之不去的欲望,那种机心。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伊索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诠释了。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的机心,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的机心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机心的奴隶。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生活得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