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数:350页
- 开本:32开 精装
- 出版社:北京
- ISBN:9787200121377
- 作者:吴世昌
导语
《红楼梦探源(精)》按照吴世昌所考察的五个步骤分为五卷,即抄本探源、评者探源、作者探源、本书探源和续书探源。书以英文写成,1961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探源》的中文版,先生生前翻译了一半,未竞的部分是補譯者受命补译的,在20世纪90年代末面世。读者现在看到的这本书,是《红楼梦探源(精)》的节本,略去了基础性研究(对抄本、评语的对比分析)部分,直接进入对评者、作者、全书故事结构的考察。
内容提要
吴世昌对《红楼梦》的考证,开始于这个批判运动奏凯之后。他以讲学之暇,穷数年之功,运用他精通的考证学而不是他所不熟悉的主义,就当时可能见到的抄本和相关资料,爬罗剔抉,分析比较,完成了一部考证报告《红楼梦探源(精)》(后简称《探源》)。
读者现在看到的这本书,是《红楼梦探源(精)》的节本,略去了基础性研究(对抄本、评语的对比分析)部分,直接进入对评者、作者、全书故事结构的考察。
媒体推荐
世昌先生在经历迷宫追本溯源的同时,饱尝着探索者的艰辛与乐趣。我们在阅读中,随他一起,上下求索,庶几也是一种乐趣。
——魏旸
作者简介
吴世昌(1908—1986),字子臧,浙江省海宁硖石人,著名学者、红学家,也是具有真知灼见的词学家。吴世昌先生的词学理论,崇尚一个“真”字,填词要“讲真话”,研究词及词学要符合其本来的真实面貌。吴世昌一生为人存真、治学求实。他从不人云亦云。他主张独立思考。在原则问题上,他从不退让,永远保持着勇于追求真理的蓬勃朝气。“读书常不寐,嫉恶终难改”,这是他《七十自述》中的诗句,也是他诗书生涯的真实写照。
目录
序
导言
《红楼梦》研究的历史背景
作者探源
作者的生卒年
作者的家世及其生活
诗人曹霑
本书探源
“大观园”的原址
后三十回中作者的未完稿和佚文
曹霑写此书的原定计划
后半部书中故事探源
前八十回中的若干问题
《红楼梦》的一个早期稿本
附录
脂砚斋是谁
高鹗在前八十回中的修改
我怎样写《(红楼梦)探源》
编后记
前言
袁行霈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后记
本集编入吴世昌先生的《红楼探源》及与之相关的几篇专论,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基础性论文。
《红楼探源》原是先生在牛津大学讲学期间写成,原文是英文,牛津大学出版社1961年出版。当时在国内鲜为人知,但在海外的影响却远远大于国内。英国《泰晤士报》和《美国东方学会学报》都曾发表评论。《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的长篇专评说:这部书在诠释《红楼梦》的进展方面,迈开了坚实的步子,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大跃进”;对当时已披露的所有新材料, “都经过殚精竭虑、穷根究底的审查,论证的逻辑始终是可钦佩的,也几乎总是令人信服的。” “此书的基础是仔细地重新审查了抄本的年代,小心谨慎地追踪脂砚斋写评的编年史。其他的结论建筑于其上,基础无疑是坚实的。”
先生写此书时,资料十分匮乏,像脂残本(即胡适所谓的“甲戌”本)这样重要的研究《红楼梦》的资料都没有公开印行,困难可想而知,因此有些论证不可能充分展开,有些结论也不可能十分准确。书出版以后,先生便在白校本上,写了若干补正。回国前,先生在自译本书前半部时,又做了许多补充和修正(如对第六章第四节的修改,并扩为一章)。回国以后,接触到许多新材料,于是先生便忙于研究新问题,撰写新论文。随后又遭遇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翻译工作从此搁置。先生回国后所写论文于1980年结集为《红楼梦探源外编》,后来还写了一些文章,收入《罗音室学术论著》。 《红楼探源》中译本,由两部分译文合璧而成:第一、二、三卷,是先生自译并有修改,但导言和第十一章(下)由魏呖补译;第四、五卷,除第十七章前半和第二十章结尾是先生自译外,用的是魏肠译文(章节名称均先生自定,与英文本略有出入)。同时将先生在自校本后半部上写的批注补正译出。英国汉学权威亚瑟·卫菜先生为原书所写的序,《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为原书发表的评论也由魏砀一并译出。原书还附有《红楼梦》的西文译本和论文,因著者另写了专文,故不再译。前面说到,由于资料不足,书中某些论点,先生后来有修改补充,这方面的文章,择其要者,也选编入本书。另外,关于《红楼梦》其他方面的课题,如先生曾打算写一部《石头记疏证》,专论曹雪芹所继承的文学遗产,资料十分丰富,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只开了个头,没有完成。他也为青年朋友写过赏析性质的文章,分析细致而深刻,不同一般。限于篇幅,本书只好割爱。
先生开始系统研究《红楼梦》之际,正是华夏大地对《红楼梦》研究展开大批判之时。但先生独辟蹊径,默默地研究解决有关《红楼梦》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也是正确认识评价这部小说的先决条件,例如:关于《石头记》不同抄本的组成及年代、关于评者、关于历次评语的时间、评语的价值、关于作者的生平、关于高鹗对前八十回的篡改、关于后四十回与雪芹残篇等等。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才有可能对小说及其作者的思想或艺术方面作出正确的评价,否则如在沙上造楼,楼越高越会塌下来。对此,先生曾自谦地说: tt我自知不是建筑师,只能把修造上层建筑这份工作让给比我高明的人去担承。我只是一个小工,把基石从山坳水涯找得来,放得平正,已算尽了我的能力。但我知道,修盖在这上面的雄壮的殿堂,却非要有坚实的基础不可。,’因此,在轰轰烈烈的评红狂飙中,先生独自在一旁辛勤地为大家清理场地,希望为今后《红楼梦》的研究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开一条新路子。今天,时光已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末,先生弃世也已十年,读读先生的书,想想他的治学思想,也许不无裨益。 吴令华 1997年12月于马虎居 今“大家小书”收入吴世昌先生学术著述。因篇幅缘故,只能摘选部分,希能管中窥豹,指引读者了解吴世昌先生的研究方法与学术成果,引导大家探源《红楼梦》的作者、文本、续书等。若望全面了解全本,可参阅收入“吴世昌学术文丛”之《红楼探源》一书。 吴令华又记于2012年8月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在1927年有一个收藏家要出让一部残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有人要卖给胡适,他“以为‘重评’的《石头记》大概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当时竞没有回信。不久,“新月书店的广告出来了”,胡适这才“出了重价把此书买了”。新月书店的“广告”说什么,胡适没有说,我在海外也找不到。但新月是出版商,并非贩卖旧书的铺子,它的广告当然是预告重印此书的出版消息,预约发行。这个稿本如果给新月印出来,便不成秘本,大家都可以研究了。所以先以为“没有价值”的本子,一见到有广告要印行,他便不惜“重价把此书买了”。从此以后30多年,这抄本变成了红学权威绩溪胡氏的“枕中鸿宝”。
这个《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残本共十六回(一一八,十三一十六,二十五一二十八)。胡适在他的《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一文中,竟说他的“脂本抄于甲摩(1754)”,又说,“我看了一遍,深信此本是海内最古的石头记抄本。”从此以后,这个本子便一直错误地被称为“甲戌本”。他虽没有说脂砚斋是不是就在这个本子上写他的评注,但在“脂本抄于甲戌”的下文,接着说“其‘重评’有年月可考者,有第一回(抄本,页10)之‘丁亥春’(1767),有上文已引之甲午八月(1774)”。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本子上的评语是不是出于脂砚亲笔?如果是的,则其年代很容易确定;如果不是,那就不能把抄录年代提到此本最初收藏者所写的曰期之前,也就不能说这是“海内最古的抄本”。因为即使在那时,有正书局用以石印的那个戚蓼生序本④,由于它只有最初的一些脂评,也许更要“古”些。这个十六回脂评残本的年代问题,只要影印出来,便可解决。但直至1961年2月@,它依然是胡博士的“枕中鸿宝”,没有见天日。他那篇文字,目的在给读者一个含糊的印象:这是脂砚亲笔的评本。 在1 933年胡适又发表了一篇《跋乾隆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钞本》,由原书之巨和脂评之多,反衬出胡适那篇文字可惊的贫乏。可是在那里,他居然也透露出一个消息:原来这个七十八回的抄本,和他的一向夸为“甲戌本”的十六回残本,都是过录脂评本的抄本。(而它们的底本,又是作者原稿的抄本。)另外,他又发现了评者“脂砚斋即是曹雪芹自己”,“‘脂砚’只是那块爱吃胭脂的顽石”,“‘脂砚斋评本’即是指那原有作者评注的底本,不是指那些有丁亥甲午评语的本子”。他先用“自传说”把曹雪芹和贾宝玉等同起来,又用“爱吃胭脂的顽石说”把脂砚斋变成了曹雪芹。这条公式看来既方便,又可信,也很动人。无奈就是这位“腊砚斋”,在他的“海内最古”的“甲戌本”第一回中,用朱笔写着汶样的评语:
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得太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
这个记雪芹逝世的“壬午除夕”,是胡适据以考订雪芹生卒年的主要论据,他的许多别的考据也是依此卒年而来的。他居然这样容易用“脂砚即营雪芹”这支矛,来刺破他的一切考据的盾。似乎他在1933年见了“庚辰”本,就忘记了自己在1928年根据“甲戌”本所写的大作,因为当他贡献这个新的“大胆的结论”(不是“假设”)的时候,并没有“小心的”在“海内最古抄本”中“求证”,而且也没有说明他这个矛盾应该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