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史话(精)/大家小书

导语    《桥梁史话(精)》收录了桥梁大师茅以升关于桥梁方面的文章,论述桥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介绍我国历代的名桥、古桥,记录其修建简史、结构特点以及历史维修经过,赞誉历代“桥工”、桥匠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并追溯有关桥的轶闻佳话。作者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其文笔清新朴实,字里行间,我国古代桥梁悠久的历史、卓越的成就、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在世界桥梁史中的崇

32.00原价¥36.00元
库存 10000
  • 页数:309页
  • 开本:32开 精装
  • 出版社:北京
  • ISBN:9787200120134
  • 作者:茅以升

导语

    《桥梁史话(精)》收录了桥梁大师茅以升关于桥梁方面的文章,论述桥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介绍我国历代的名桥、古桥,记录其修建简史、结构特点以及历史维修经过,赞誉历代“桥工”、桥匠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并追溯有关桥的轶闻佳话。作者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其文笔清新朴实,字里行间,我国古代桥梁悠久的历史、卓越的成就、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在世界桥梁史中的崇高地位跃然纸上。本书作者一生钟情于桥梁、谙熟于“桥经”,对于“桥”的意义所作的理解和引伸,更是出神入化,因此,这些关于桥梁的文章既是科普文章,又是艺术性颇高的学术散文。

内容提要

    茅以升著的《桥梁史话(精)》论述桥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介绍我国历代的名桥、古桥,记录其修建简史、结构特点以及历史维修经过,赞誉历代“桥工”、桥匠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并追溯有关桥的轶闻佳话。

媒体推荐

    《桥梁史话》收录的都是关于桥梁方面的文章,其文笔清新朴实,字里行间,我国古代桥梁悠久的历史、卓越的成就、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在世界桥梁史中的崇高地位跃然纸上。
    ——许嘉璐

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191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1921年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20世纪30年代,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曾任唐山交通大学、北洋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北方交通大学校长、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撰有《桥话》、《中国石拱桥》、《钱塘江桥》、《中国的古桥与新桥》等大量科普文章。

目录


桥话
启宏图,天堑变通途
桥名谈往
名桥谈往
中国古代桥梁
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与李春
洛阳桥与江东桥
五桥颂
介绍五座古桥
中国古桥技术史话
谈桥梁跨度
开合桥
联合桥
没有不能造的桥
明天的桥
代后记:架桥人的心愿

前言

    袁行霈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后记

    政府决定为父亲修建纪念铜像,我随同有关人士再次来到钱塘江畔,选定铜像地址。一眼望去,钱塘江大桥似长虹卧波,雄伟壮观,任凭风吹雨打,滔滔江水冲刷,巍然屹立。
    触物伤情,父亲的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眼前,他是那么平常,又是那么伟大,此时此刻好像正站在桥的中央向世人叙述着一段历史:钱塘江大桥宣告了一个人定胜天的事实;证明了洋人能做的,中国人同样能做,并且做得更好;深深烙下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抗击日寇的印记;记载了新中国成立和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走向繁荣昌盛的不平凡经历……钱塘江大桥就如一座丰碑,无字的碑文镌刻在人们心中。
    仅是钱塘江大桥吗?不,父亲一生参加建造了无数座桥,如武汉长江大桥等物质桥;为我国与海外科学家的交流合作建造“友谊之桥”;为被隔绝在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科技工作者重新携手合作建造“引桥”;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水平建造“科普大桥”;等等。每一座桥都凝聚着他的汗水和心血,每座桥都是他关心、热爱祖国和全身心投入祖国建设的真实写照。
    远在20世纪30年代,父亲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打破了“钱塘江上架桥——做不到”和西方专家的种种预言,开创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铁路、公路两用大桥的新纪元。新生的钱塘江大桥竟是以民众的逃难来作为她建成通车庆典的。数十万民众通过大桥逃往浙江南部,上百列火车通过大桥为前线送去军火,向后方转移物资。大桥的建成,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阻止日军的南侵,大桥建成仅89天后,父亲就眼含热泪亲手炸毁了大桥,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悲壮而又动人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以后,父亲14次出国访问,广泛联系海外华人中的科技工作者,热心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成就,鼓励他们积极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为促进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和各国人民的友谊辛劳奔波,建造起许多友谊之桥。
    1979年,父亲率领中国科协友好访问团访问美国。临行前,他谈到一段经历,他说:  “这次出访有着独特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动员海外侨胞学者回国报效祖国,实现我多年的夙愿。早在1956年,北京市政协组织了一个留美学生家属联谊会,我为联谊会长。周总理在会上号召,欢迎在美国的中国同胞回来参加祖国建设,他讲了八个字:来去自由,不分先后。这次大会后,联谊会做了一点工作,有四五十位在美留学生回到祖国,但人数还是不多。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后,我国的科技方面受到很大损失。1962年,我向周总理建议,中国的专家在美国的很多,请他们回来,可以比苏联专家做得还好。周总理非常同意,叫我们几个人做个计划。可惜,计划做好后,碰到了‘文化大革命’,计划就停顿了。现在,中央有关领导支持我去访问美国,完成这个计划,我也想在太平洋两岸架起一座桥,让居住在美国的中国科技人士走上报国之桥。” …… 父亲一生向往光明,追求进步。新中国成立初期就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新中国的总工程师,我们工程师要紧跟着总工程师走’’这样一个重要而正确的观点。自此,他从一个科技救国论者逐步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而且在任何情况下始终不移,从不动摇。同时在他心目中还萌发了一个崇高的愿望——加入中国共产党。60年代他曾向周总理诉说了自己的心愿,总理思考一下对他讲:“像你这样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科学家,还是留在党外更便于工作。”父亲领悟了这里面的道理,感到这是党对他的信任和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此,他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20年过去了,年他再一次向中央提出了自己入党的愿望。他在申请书上写道:  “我已年逾九十,为党工作之日日短,但加入共产党的心愿与日俱增,今后,无论是加入党组织还是继续留在党外,一切以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我终生的愿望。”在90多岁高龄时,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父亲一生都在寻找建桥的起点和支点,希望在汹涌澎湃的江面上建起通途;在海外华人与大陆之间搭起共同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彩虹;在海峡两岸描绘出团圆的经纬线;在广大人民与科技之间建立起知识的桥梁;在党和知识分子之间架桥,同时也为自己架设了一座由爱国主义者通向共产主义者的人生之桥。 但我心中的父亲一生最注重的是建造奋斗的大桥,就像他的人生格言那样:“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日:奋斗。” 茅玉麟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桥话
    最早的桥
    人的一生,不知要走过多少桥,在桥上跨过多少山和水。欣赏过多少桥的山光水色,领略过多少桥的画意诗情。无论在政治、经济、科学、文艺等各方面,都可看到各式各样的桥梁作用。为了要发挥这个作用,古今中外在这桥上所费的工夫,可就够多了。大至修成一座桥,小至仅仅为它说说话。大有大用,小有小用,这就是这个《桥话》的缘起。诗话讲诗,史话讲史,一般都无系统,也不预定章节。有用就写,有话就长。桥话也是这样。
    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桥。如果说,能使人过河,从此岸到彼岸的东西就是桥,那么,船也是桥了;能使人越岭,从这山到对山的东西就是桥,那么,直升飞机也是桥了。船和飞机当然都不是桥,因为桥是固定的,而人在桥上是要走动的。可是,拦河筑坝,坝是固定的,而人又能在坝上走,从此岸走到彼岸,难道坝也是桥吗?不是的,因为桥下还要能过水,要有桥孔。那么,在浅水河里,每隔一步,放下一堆大石块,排成一线,直达对岸,上面走人,下面过水,而石块位置又是固定的,这该是一座桥了(这在古时叫作“鼋鼍以为桥梁”,见《拾遗记》,近代叫作“汀步桥”),然而严格说来,这还不是桥,因为桥面是要连续的,不连续,不成路。但是,过河越谷的水管渠道,虽然具备了上述的桥的条件,而仍然不是桥,这又是何故呢?因为它上面不能行车。这样说来,矿山里运煤的架空栈道,从山顶到平地,上面行车,岂非也是桥吗?然而又不是,因为这种栈道太陡,上面不能走人。说来说去,桥总要是条路,它才能行车走人,不过它不是造在地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因而下面就能过水行船。
    其次,怎样叫早。是自然界历史上的早呢,还是人类历史上的早。是世界各国的早呢,还是仅仅本国的早。所谓早是要有历史记载为根据呢,还是可凭推理来臆断。早是指较大的桥呢,还是包括很小的在内的,比如深山旷野中的一条小溪河上,横跨着一根不太长的石块,算不算呢?也就是说,是指有名的桥呢,还是无名的桥。这样一推敲,也就难落笔了。姑且定个范围,那就是:世界上最初出现的人造的桥,但只指桥的类型而非某一座桥。
    在人类历史以前,就有三种桥。一是河边大树,为风吹倒,恰巧横跨河上,形成现代所谓“梁桥”,梁就是跨越的横杆。二是两山间有瀑布,中为石脊所阻,水穿石隙成孔,渐渐扩大,孔上石层,磨成圆形,形成现代所谓“拱桥”,拱就是弯曲的梁。三是一群猴子过河,一个先上树,第二个上去抱着它,第三个又去抱第二个,如此一个个上去连成一长串,将地上猴子甩过河,让尾巴上的猴子,抱住对岸一棵树,这就成为一串“猿桥”,形式上就是现代所谓“悬桥”。梁桥、拱桥和悬桥是桥的三种基本类型,所有千变万化的各种形式,都由此脱胎而来。
    因此,世界上最初出现的人造的桥就离不开这三种基本形式。在最小的溪河上,就是单孔的木梁;在浅水而较大的河上,就是以堆石为墩的多孔木梁;在水深而面不太宽的河上,就是单孔的石拱;在水深流急而面又宽的大河上,就是只过人而不行车的悬桥。
    应当附带提一下,我国最早的桥在文字上叫作“梁”,而非“桥”。《诗经》“亲迎于渭,造舟为梁”,这里的梁,就是浮桥,是用船编成的,上面可以行车。这样说来,在历史记载上,我国最早的桥,就是浮桥,在这以前的“杠”、“榷”、“彴”、“圯”等等,都不能算是桥。